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下列几种烃类物质:

①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乙烯基乙炔和正四面体烷(写名称)
②正四面体烷的二氯取代产物有1种;立方烷的二氯取代产物有3种.

分析 ①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②根据正四面体烷二氯代物的种类取决于一氯代物中氢原子的种类;立方烷的二氯代物取决于一氯代物中氢原子的种类.

解答 解:①苯的分子式为C6H6,立方烷的分子式为C8H8,乙烯基乙炔、正四面体烷的分子式均为C4H4,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故答案为:乙烯基乙炔;正四面体烷;
②正四面体烷完全对称,只有一种氢原子,一氯代物只有1种,一氯代物中氢原子也只有1种,所以故二氯代物只有1种;
立方烷分子中只有一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1种,而一氯代物有3种氢原子,分为在,则立方烷的二氯代物有3种;
故答案为:1;3.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同分异构体的判断,难度中等,注意同分异构体的种类确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物质都有漂白性,其漂泊原理与另外三个差别最大的是(  )
A.SO2B.Na2O2C.漂白粉D.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电子式中,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钴(Co)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含钴化合物作为颜料,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机械制造、磁性材料等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74s2或[Ar]3d74s2
(2)酞菁钴近年来在光电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光动力学疗法中的光敏剂、催化剂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结构如图1所示,中心离子为钴离子.
①酞菁钴中三种非金属原子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C>H;
(用相应的元素符号作答);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
②与钴离子通过配位键结合的氮原子的编号是2、4;
(3)Co的一种氧化物的晶胞如2图所示,在该晶体中与一个钴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钴原子有12个;筑波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一个科研小组发现了在 5K 下呈现超导性的晶体,该晶体具有CoO2的层状结构(如图所示,小球表示Co原子,大球表示O原子).下列用粗线画出的重复结构单元示意图3不能描述CoO2的化学组成的是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含氧酸的酸性H3ZO4>H2YO4>HXO4
B.HXO4、H2YO4、H3ZO4一定都是强酸
C.元素的负化合价的绝对值按X、Y、Z减小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次电池的放电与充电属于可逆反应
B.碱金属单质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过氧化物
C.在周期表中,族序数都等于该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D.在周期表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恒和耐腐蚀、耐高温的合金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我国早在西汉成书的《淮南万毕术》里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曾青又有空青、白青、石胆、胆矾等名称,其实都是天然的硫酸铜.
(1)写出“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离子方程式Fe+Cu2+=Cu+Fe2+
(2)理论上讲,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若根据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Fe,发生氧化反应(选填“氧化”或“还原”),电解质溶液是CuSO4溶液;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
(3)若导线上转移电子1mol,则生成铜32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有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结构、性质等信息如表所述:
元素结构、性质等信息
A是短周期中(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该元素的
某种合金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BB与A同周期,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两性
C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D是海水中除氢、氧元素外含量最多的元素,其单质或化合物也是自水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消毒杀菌剂
请根据表中信息填写:
(1)A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
(2)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周期第ⅢA族;离子半径:B小于A(填“大于”或“小于”).
(3)C原子的电子排布图是,其原子核外有3个未成对电子,能量最高的电子为p轨道上的电子,其轨道呈纺锤形.
(4)D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s23p5,D-的结构示意图是
(5)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Al(OH)3═NaAlO2+2H2O;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D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Cl+Al(OH)3═AlC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同学学习过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后,在做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的实验现象.现在请你帮助该学生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探究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
仪器:试管;胶头滴管.(请填写两件主要的玻璃仪器)
药品:氯水、溴水、溴化钠溶液、碘化钾溶液、四氯化碳.
(3)实验内容(在如表横线中填写相关内容):
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
向盛有少量溴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振荡,再注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液体分为两层,下层呈橙红色
向盛有少量碘化钾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溴水,振荡,再注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液体分为两层,下层呈紫红色
(4)实验结论: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5)问题和讨论:
①上述两个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Cl2+2Br-═2Cl-+Br2、Br2+2I-═2Br-+I2
②由于F2过于活泼,所以很难设计出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其氧化性的强弱.试列举事实说明氟的非金属性比氯强HF的稳定性强于HCl;F2能置换出水中的氧,而Cl2不能置换出水中的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