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列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
A.溶液的pH=13:ClO-、HCO、Na+、Mg2+
B.溶液中含有大量NO:NH、I-、SO、H+
C.溶液中c(HCO)=0.1 mol/L:Na+、K+、CO、Br-
D.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Na+、H+、Cl-、Br-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生成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ΔH>0
D.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取与储存是氢气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已知:CH4(g)+H2O(g)===CO(g)+3H2(g)
ΔH = +206.2 kJ·mol-1
CH4(g)+CO2(g)===2CO(g)+2H2(g)
ΔH = +247.4 kJ·mol-1
2H2S(g)===2H2(g)+S2(g) ΔH = +169.8 kJ·mol-1
(1)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CH4(g)与 H2O(g)反应生成CO2(g)和 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S 热分解制氢时,常向反应器中通入一定比例空气,使部分 H2S 燃烧,其目的是________;燃烧生成的 SO2 与 H2S 进一步反应,生成物在常温下均为非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2O 的热分解也可得到 H2,高温下水分解体系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 A、B 表示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 )
A.稳定性:H2O<NH3<PH3<SiH4 B.熔点:CO2<H2O<SiO2<KCl
C.酸性:HClO4>H3PO4>H2SO4>H2SiO3 D.粒子半径:K+>Na+>Mg2+>A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 (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一定有Fe2+
C.向饱和Na2CO3中通入足量CO2 ,溶液变浑浊,析出了NaHCO3
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银铜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工业。从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铜化工产品的工艺如下图:
(注:Al(OH)3和Cu(OH)2开始分解的温度分别为450℃和80℃)
(1)电解精炼银时,阳极反应式为 ;滤渣A与稀HNO3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空气中迅速变为红棕色,该红棕色气体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固体混合物B的组成为 ;在生成固体B的过程中,必须控制NaOH的加入量,若NaOH过量,则因过量引起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完成煅烧过程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O + Al2O3 CuAlO2 + ↑
煅烧过程中生成的氧化产物与NH3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个反应中会有白烟产生,该白烟为 。
(4)若银铜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4%,理论上6.0kg废料中的铜可完全转化为
molCuAlO2,至少需要1.0 mol·L-1的Al2(SO4)3溶液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机物A(分子式C6H10O3)是合成某种隐形眼镜材料的单体,A可发生如下变化:
已知:Ⅰ.物质B是最简单的二元醇,可用作汽车发动机抗冻剂;物质D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但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
Ⅱ.
回答下列问题:
(1)隐形眼镜材料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2)写出物质B在铜催化下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为链状的酯类物质共有________种;
(4)请设计合理方案,用物质D制取乙二酸(其他无机原料自选,用反应流程图表示,并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剂
B.硅胶可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福尔马林可作食品的保鲜剂
D.氢氧化铝可作胃酸的中和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