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由H2、I 2(g)、HI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
B.用加热蒸干AlCl3溶液的方法不能制得无水AlCl3
C.蒸馏水和0.1 mol•L-1 NaOH溶液中的c(H+),前者大于后者
D.向含有少量Fe3+的MgCl2酸性溶液中加MgCO3,可将Fe3+转化成Fe(OH)3除去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贵州省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Ksp(AgCl)=1.56×10-10,Ksp(AgBr)=7.7×10-13,Ksp(Ag2CrO4)=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浓度均为0.010 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
A.Cl-、Br-、CrB.Cr
、Br-、Cl- C.Br-、Cl-、Cr
D.Br-、Cr
、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省高二上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含4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所得产物有12种
B.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得到9种产物
C.已知二氯苯有3种同分异构体,则四氯苯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6种
D.苯乙烯和氢气完全加成的产物的一溴取代物有5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高一上期末(理)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铝热剂和漂白粉都是混合物;②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③⑤⑥⑦ D.①③④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河北省衡水市高三上一轮复习检测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 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v正,v逆 均减小,平衡不移动
B.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25.0%
C.T℃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P=24.0P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河北省衡水市高三上一轮复习检测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
①KHCO3溶液与石灰水反应,②Na2S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③Si与烧碱溶液反应,④Fe与稀硝酸反应,⑤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⑥二氧化硫通入石灰水,⑦铁在硫蒸气中燃烧
A.①④⑦ B.①②④⑤ C.③⑤⑦ D.②③④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宁夏中卫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在甲基、羟基、羧基、苯基四种原子团,两两组合形成化合物,其水溶液呈酸性的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省高二上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是五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25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化学式 | AgCl | Ag2SO4 | Ag2S | AgBr | AgI |
溶度积 | 1.8×10-10 | 1.4×10-5 | 6.3×10-50 | 7.7×10-13 | 8.5×10-16 |
A.五种物质在常温下溶解度最大的是Ag2SO4
B.将AgCl溶解于水后,向其中加入Na2S,则可以生成黑色的Ag2S沉淀
C.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是有条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也会发生移动
D.常温下,AgCl、AgBr和AgI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原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常温pH=3的硫酸与pH=11的Li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碱性,说明LiOH为强碱
B.用明矾净水是因为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粒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
C.除去MgC12溶液中的FeC13,可向其中加入MgCO3
D.除去锅炉水垢中的CaSO4,可加入Na2CO3溶液将其转化为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