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B.NaHCO3能与碱反应,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于干燥氢气
D.MgO、Al2O3熔点高,可用于制作耐火材料

分析 A.依据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解答.
B.NaHCO3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C.依据浓硫酸的吸水性解答;
D.作耐火材料应具有较高的熔点.

解答 解:A.二氧化硫可用于漂白纸浆是因为其具有漂白性,与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无关,故A错误;
B.NaHCO3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用小苏打做焙制糕点的膨松剂,故B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氢气,故C错误;
D.MgO、Al2O3熔点高,可用于制作耐火材料,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本题难度不大,但涉及知识点较多,熟悉相关物质的性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有以下几种物质:①食盐晶体  ②铜   ③KNO3溶液   ④熔融的氢氧化钾   ⑤液态氯化氢  ⑦干冰  ⑧酒精.回答以下问题(填序号):
(1)物质中构成的微粒只能在固定位置上振动的是①②;
(2)以上物质中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④;
(3)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⑦⑧;
(4)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为6.72L,质量为12g,此混合物中CO和CO2物质的量之比是1:3,CO2的体积分数是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甲、乙、丙三池中溶质足量),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K时,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1)甲池为原电池(填“原电池”、“电解池”或“电镀池”),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8OH-=CO32-+6H2O.
(2)丙池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uSO4+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SO4+2Cu+O2↑.
(3)当乙池中C极质量减轻10.8g时,甲池中B电极理论上消耗O2的体积为560mL(标准状况).
(4)一段时间后,断开电键K,假若使乙池恢复到反应前浓度应加入的物质     是CuO或Cu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小组同学欲探究0.1mol/L Fe3+溶液与 0.1mol/L S2-溶液的反应.小组同学先进行理论预测,提出如下三种可能:
a. Fe3+与 S2-发生复分解反应
b. Fe3+与 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 Fe3+与 S2-发生互促水解反应
(1)依据预测a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3S2-=Fe2S3
(2)将预测b补充完整氧化还原,说明预测依据Fe3+中Fe元素处于高价,可以降低,体现氧化性;S2-中S元素处于低价,可以升高,体现还原性,两者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在进行实验验证前,先进行资料收集,得到如表信息:
物质颜色水中溶解性
Fe2S3黑色难溶于水
FeS黑褐色难溶于水
进行如表实验:
实验步骤操作现象备注
1向2mL 0.1mol/L氯化铁溶液中逐滴滴入3滴0.1mol/L 硫化钠溶液产生黑色沉淀,立即变为黄色沉淀,未见其它明显现象自始至终都未见红褐色沉淀
2继续滴加3滴0.1mol/L 硫化钠溶液同上
3继续滴加0.1mol/L 硫化钠溶液至过量产生黑色沉淀,振荡后静置,未发现明显变化
(3)写出黑色沉淀转变为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Fe2S3+4Fe3+=3S↓+6Fe2+.为进一步探究反应实质,该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操作现象
4向2mL 0.1mol/L硫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3滴0.1mol/L 氯化铁溶液产生黑色沉淀,未见其它明显现象
5继续滴加3滴0.1mol/L 氯化铁溶液同上
6继续滴加0.1mol/L 氯化铁溶液至过量同上
(4)步骤4与步骤1现象不同的原因可能是Fe3+量不足,不能氧化Fe2S3,而且体系中S2-不能还原Fe2S3,所以不能生成S
(5)有同学认为步骤3中产生的黑色沉淀中可能有FeS.请判断他的想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合理,依据实验现象,发现黑色沉淀不再转化为黄色硫沉淀,说明由于反应进行,造成Fe3+浓度降低,不足以氧化Fe2S3,Fe2+可能直接与S2-生成FeS
(6)依据以上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Fe3+与S2-发生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用氢氟酸刻蚀玻璃B.硅胶可作食品干燥剂
C.硅酸钠可作木材防火剂D.二氧化硅可作太阳能电池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s)+H2O(g)?CO(g)+H2(g)△H>0.向甲、丙两个恒容容器中加入一定量C和H2O(g),向乙恒容容器中加入一定量CO和H2,各容器中温度、反应物的起始量如表,甲、丙反应过程中CO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
容器
容积0.5L0.5LV
温度T1T2T1
起始量2mol C、
1mol H2O(g)
1mol CO、
1mol H2
4mol C、
2mol H2O(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容器的容积V<0.5L
B.甲容器中,反应在前15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15 mol•L-1•min-1
C.当温度为T1℃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2.25
D.乙容器中,若平衡时n(H2O)=0.3 mol,则T1<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H<0,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1molCH3+所含的电子数为8NA
B.T℃时,1L pH=6的纯水中含有1×10-6NA个OH-
C.23g NO2和23g N2O4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3NA
D.10g 46%的乙醇的水溶液中所含H原子数为0.6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所含的原子数为0.5 NA
B.100 m L 0.1 mol/L的 NaCl 溶液中,所含微粒总数为0.02 NA
C.1.7 g 的O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D.78 g Na2O2 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