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制备氯化铜并验证次氯酸的漂白性.已知氯化铜遇水蒸气潮解.
如图所示,根据上述仪器组装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组装实验装置:气体流向从左至右,导管接口连接顺序为
 

(2)实验过程中应先点燃
 
处酒精灯,当
 
时,再点燃另一酒精灯.
(3)能证明氯气没有漂白性,次氯酸有漂白性的实验现象是
 

(4)写出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A和F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若拆除D装置,对实验有什么影响?
 

(6)本实验方案没有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对实验有无影响?
 
考点: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专题:
分析:(1)根据实验目的及各装置作用按照气体流向从左至右的顺序连接各装置;
(2)为防止铜粉被氧气氧化,需先用氯气赶尽装置中氧气;
(3)根据装置G中干燥的红纸条不褪色而装置E之间紫色石蕊试液褪色可得出该结论;
(4)B为制备氯化铜装置,铜与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化铜;装置A为制取氯气杂质、装置F为吸收多余氯气的装置,据此分别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根据题干信息“已知氯化铜遇水蒸气潮解”及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分析;
(6)根据氯化氢不与氯化铜反应分析.
解答: 解:(1)A为氯气发生装置、D为干燥装置、B为制备氯化铜装置、G装置可检验氯气漂白性、E装置可检验次氯酸的漂白性、F为尾气吸收装置,所以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g→f→b→c→m→l→h→i→j→k,
故答案为:a→g→f→b→c→m→l→h→i→j→k;
(2)为防止铜粉被氧气氧化,需先用氯气赶尽装置中氧气,所以应该先点燃A处酒精灯,再点燃B处的酒精灯,
故答案为:A;B;
(3)当G中红纸条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E中紫色石蕊试纸变红后褪色,证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从而证明氯气没有漂白性,次氯酸有漂白性,
故答案为:G中红纸条没有明显变化,E中紫色石蕊试纸变红后褪色;
(4)装置B中铜与氯气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2
  △  
.
 
CuCl2
装置A为制备氯气的反应,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
  △  
.
 
Mn2++Cl2↑+2H2O;
装置F中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二者反映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故答案为:Cu+Cl2
  △  
.
 
CuCl2;MnO2+4H++2Cl-
  △  
.
 
Mn2++Cl2↑+2H2O;Cl2+2OH-=Cl-+ClO-+H2O;
(5)已知氯化铜易潮解,且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所以要先干燥产生的氯气,
故答案为:氯化铜遇水蒸气潮解,无法证明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
(6)由于铜不与氯化氢反应,本实验方案没有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对实验无影响,
故答案为:无影响.
点评:本题考查了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物质制备方案的设计,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实验目的、各装置的作用及反应原理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性质实验方案、物质制备方案设计的原则,试题侧重 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A、B同主族,B、C、D同周期,A、B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C、D的原子序数之和,C的单质能分别跟B和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请回答:
(1)B和C'的元素符号分别为
 

(2)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3)D单质在A单质中燃烧的产物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B单质能跟D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浓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两种盐的水溶液均呈碱性,该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短周期元素R、T、Q、W、G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R与T原子序数之和为2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T>W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W>G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Q<R
D、T和G组成的化合物甲溶于水,其水溶液呈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铜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铜在化合物中的常见化合价有+1、+2.
(1)工业上可用Cu2S+O2
  △  
.
 
2Cu+SO2反应制取粗铜,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当消耗32g Cu2S时,转移电子数目是
 

(2)将少量铜丝放人适量的稀硫酸中,温度控制在50℃-60℃,加入H2O2,反应一段时间后可制得硫酸铜,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3溶液和NaCl溶液加热,生成CuCl沉淀,写出生成CuCl的离子方程式
 

(3)某小组同学在做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
①甲同学猜想:黑色固体是未来得及溶解于酸的CuO,其猜想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u+H2SO4
  △  
.
 
 

②乙同学认为:黑色固体除CuO外,还可能含有Cu2S和CuS,其理由可能是
 
(填字母).
a.Cu2S和CuS都是黑色的
b.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还可能放出O2
c.浓硫酸是氧化剂,铜是还原剂,Cu的化合价升高与S的化合价降低有多种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2A2(g)+B2(g)?2C3(g);△H=-Q1 kJ/mol(Q1>0),在一个有催化剂的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加入2molA2和1molB2,在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C3的浓度为w mol?L-1,放出热量为Q2 kJ.
(1)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为
 

(2)达到平衡后,若向原容器中通入少量的氩气,A2的转化率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在原来的容器中,只加入2mol C3,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吸收热量Q3 kJ,C3浓度
 
(填>、=、<)w mol?L-1,Q1、Q2、Q3 之间满足何种关系
 

(4)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C3)=2v (B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2v(A2)=v(B2)            
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5)改变某一条件,得到如图的变化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c>b>a
b.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b>a>c
c.T2>T1
d.b点A2和B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6)若将上述容器改为恒压容器(反应前体积相同),起始时加入2molA2和l molB2,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放出热量Q4kJ,则Q2
 
Q4 (填“>”、“<”或“=”).
(7)下列措施可以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B2的转化率是(填选项序号)
 

a.选择适当的催化剂   b.增大压强  c.及时分离生成的C3   d.升高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ABCD
强电解质KNO3H2SO4BaSO4HClO4
弱电解质HFCaCO3HClOCH3COONH4
非电解质SO2金属AlH2OC2H5OH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测定某碳酸氢钠样品纯度(含有少量氯化钠),学生设计了如下几个实验方案(每个方案均称取m1 g样品),请回答每个方案中的问题.
[方案Ⅰ]选用重量法进行测定:可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

(1)A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若直接向试样溶液中鼓入空气会导致实验测定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该方案需直接测定的物理量是
 

[方案Ⅱ]选用气体体积法进行测定:可用如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量气管中加入的液体X为
 
溶液.
(4)通过实验,测得该试样中碳酸氢钠质量分数偏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测定气体体积时未冷却至室温
b.测定气体体积时水准管的液面高于量气管的液面
c.Y型管中留有反应生成的气体
d.气体进入量气管前未用浓硫酸干燥
[方案Ⅲ]选用滴定法进行测定:
(5)称取m1 g样品,配成100mL溶液,取出20mL,用c mol?L-1的标准HCl溶液滴定,消耗体积为V mL,则该试样中碳酸氢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电子仪表部件常用的一种高分子材料DAP的结简式为:
X为未知部分的结构,各物质间有如下转化:

试根据下列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已知:
(1)A是一种脂肪烃,B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B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D的分子式是C8H8O3,分子内所有碳原子共平面,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五元环酯,其结构简式是
 

(3)F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F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要求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苯环上只有一种氢
(5)G在一定条件下合成高分子化合物N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关于食物的酸碱性说法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在体内经消化后生成碳酸、硫酸、尿酸等,故它属于酸性食物
B、葡萄吃起来是酸的,故它属于酸性食物
C、食物的酸碱性与化学上所指溶液的酸碱性不同的
D、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的pH总保持弱碱性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