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1)将钠、钾、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与盐酸反应的速度最慢;___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NaOH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生成NH3·H2O,从而验证NaOH碱性强于NH3·H2O,继而可以验证Na的金属性强于氮,你认为此设计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
Ⅱ.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4)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为___________。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_________溶液吸收尾气。
【答案】 钾 铝 铝 S2-+Cl2===S↓+2Cl- 不合理 NH3·H2O不是N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锥形瓶 防止倒吸 变蓝 NaOH
【解析】(1)金属活泼性顺序为:钾>钠>镁>铝,所以相同条件下与盐酸反应最激烈的是钾,反应速率最慢的是铝;生成1mol氢气需要得到2mol电子,1mol钾、钠都失去1mol电子,1mol镁失去2mol电子,而1mol铝失去3mol电子,所以生成氢气最多的是金属铝;(2)氯气氧化性强于硫单质,所以氯气能够与硫离子反应生成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Cl2=S↓+2Cl-;(3)由于NH3·H2O不是N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所以不能据此验证Na的金属性强于氮;(4)仪器B的名称为锥形瓶;尾气处理装置中,有缓冲装置的能防止倒吸,干燥管有缓冲作用,所以能防止倒吸;(4)浓盐酸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2,Cl2具有氧化性,能氧化I-生成I2,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C装置中看到的现象是溶液变蓝色;Cl2和碱反应生成盐,可以用碱液吸收氯气,如NaOH溶液。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条件下,将3mol A和1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 + B(g) xC(g) + 2D(g)。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mol·L-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x=1
B.2min内A的反应速率为0.3mol·L-1·min-1
C.B的转化率为50%
D.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则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且还原性:I->Fe2+>Cl->Co2+ 。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Cl2+FeI2=FeCl2+I2
B. 3Cl2+6FeI2=2FeCl3+4FeI3
C. 2Fe3++2I-=2Fe2++I2
D. Co2O3+6HCl=2CoCl2+Cl2↑+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胶体叙述正确的是( )
A.常用于区分溶液和胶体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属化学方法
B.许多胶体能进行电泳是因为这些胶体带电
C.胶体不均一,不稳定
D.向Fe(OH)3胶体中滴加稀硫酸的现象是:先形成红褐色沉淀后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I)在甲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乙和另一种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在乙溶液中滴加某钠盐溶液丙可以生成丁溶液(丁溶液呈中性),同时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已知:题中所涉及物质皆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为 。
(2)写出乙在医疗上的一个用途 。
(3)在乙溶液中滴加丙溶液生成丁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
(II)固体化合物X由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组成,可用作牙膏中的添加剂。现取39.3g化合物X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结束后得到15.3g固体2和6.0g固体3,且固体1、固体2、固体3都可用作耐高温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NaOH的电子式为 ,沉淀2的化学式为 。
(2)固体X的化学式为 。
(3)溶液1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在高温下,固体3中某元素的单质可以与固体1发生置换反应,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固体2和固体3中两种不同元素对应单质的活泼性强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5 ℃时,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c(SO42-)>c(NH4+)>c(H+)=c(OH-) B. c(NH4+)=2c(SO42-)
C. c(NH4+)+c(NH3·H2O)=2c(SO42-) D. c(OH-)+c(SO42-)=c(H+)+c(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巧妙的实验设计有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验证HCl气体易溶于水
B. 用装置乙验证SO2具有漂白性
C. 用装置丙采集到的压强数据判断铁钉发生析氢腐蚀还是吸氧腐蚀
D. 用装置丁检验NH4Cl分解产生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硫化物按其溶解性可以分三类:①易溶于水的有K2S,Na2S,(NH4)2S等;②易溶于非氧化性强酸,不溶于水的有FeS,ZnS等;③大部分的硫化物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非氧化性强酸,如HgS,Ag2S,CuS,Cu2S等。其中,Ag2S,CuS,Cu2S能溶于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HgS只能溶于王水。
(1)推测硫化氢通入硫酸铜溶液中能否发生反应?若能,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若不能,写出原因 。
(2)在氢硫酸溶液中改变下列条件,能使溶液中c(OH-)、c(S2-)都增大的是 。
A.加入少量的漂白粉 B.通入氨气
C.加入少量过氧化钠粉末 D.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3)已知在常温下,FeS的Ksp=6.25×10-18,H2S饱和溶液中c(H+)与c(S2-)之间存在如下关系:c2(H+)·c(S2-)=1.0×10-22。在该温度下,将适量FeS投入硫化氢饱和溶液中,欲使溶液中c(Fe2+)达到1 mol·L-1,应调节溶液的pH为____________(已知lg2=0.3)。
(4)将Hg加入到一定浓度的H2S溶液中,有氢气产生,原因为 。
(已知Hg在溶液中,存在平衡:Hg-2e—H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