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常温时,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pH=11的氨水,当Cu2+完全沉淀时,消耗氨水的体积为V,下列说法正确的(Ksp[Cu(OH)2]=2.2×10-20)(  )
A.滴加过程中,当溶液中c(Cu 2+)=2.2×10-2mol/L时,溶液的pH=9
B.滴加过程中,当溶液的pH=7时,溶液中2c(NH4+)=c(SO4 2-
C.若滴加pH=11的Na0H溶液,Cu2+完全沉淀时消耗溶液的体积小于V
D.若将氨水加水稀释,则稀释过程中,c(NH4+)/c(NH3•H2O)始终保持增大

分析 A.根据Ksp[Cu(OH)2]=2.2×10-20计算c(OH-),然后计算pH;
B.根据溶液的电荷守恒判断;
C.pH=11的Na0H溶液浓度小于pH=11的氨水;
D.稀释氨水,促进氨水的电离.

解答 解:A.当溶液中c(Cu 2+)=2.2×10-2mol/L时,由Ksp[Cu(OH)2]=2.2×10-20可知,c(OH-)=1×10-9mol/L,则pH=5,故A错误;
B.溶液中存在2c(Cu 2+)+c(H+)+c(NH4+)=2c(SO4 2-)+c(OH-),当溶液的pH=7时,溶液中2c(Cu 2+)+c(NH4+)=2c(SO4 2-),故B错误;
C.氨水为弱电解质的水溶液,pH=11的Na0H溶液浓度小于pH=11的氨水,若滴加pH=11的Na0H溶液,Cu2+完全沉淀时消耗溶液的体积大于V,故C错误;
D.稀释氨水,促进氨水的电离,溶液中n(NH4+)增大,n(NH3•H2O)减小,则c(NH4+)/c(NH3•H2O)始终保持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以及弱电解质的电离,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化学实验小组需用480mL 0.2mol/L的硫酸铜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用胆矾(CuSO4•5H2O)来配制,至少需用胆矾的质量为25.0g.
(2)在该实验中要用到容量瓶,使用容量瓶前应检查是否漏水
(3)下面是配制硫酸铜溶液过程中的5个操作步骤:
①向盛有胆矾的烧杯中加入200ml蒸馏水使其溶解;
②继续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cm处;
③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④在烧杯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后移入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⑤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①③④②⑤(填序号)
(4)上述操作⑤中,如果不小心加水超过刻度线,处理方法是重新配制
(5)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硫酸铜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是①②⑤(填序号)
①在烧杯中搅拌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②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③容量瓶洗净后残留少量蒸馏水
④所使用的容量瓶刚用某种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润洗过
⑤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1)写出图1中序号①~③仪器的名称:

①蒸馏烧瓶;   ②冷凝管;   ③分液漏斗.
(2)仪器①~④中,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③④.(填仪器序号)
(3)图2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浓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现用该浓硫酸配制480mL 1mol•L-1的稀硫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
①胶头滴管②烧瓶③烧杯④玻璃棒⑤药匙⑥量筒⑦托盘天平.
请回答下列问题: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
b.配制稀硫酸时,还缺少的仪器有500ml容量瓶 (写仪器名称).
c.经计算,配制480mL  1mol•L-1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27.2mL.
d.对所配制的稀硫酸进行测定,发现其浓度大于1mol•L-1,配制过程中下列各项操作可能引起该误差的原因有A、B.
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进行定容.
B.将稀释后的稀硫酸立即转入容量瓶后,紧接着就进行以后的实验操作.
C.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到容量瓶外面.
D.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E.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便补充几滴水至刻度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已知K、Ka、KW、Ksp分别表示化学平衡常数、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
(1)有关上述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它们都能反映一定条件下对应变化进行的程度
b.它们的大小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常温下,CH3COOH在水中的Ka大于在饱和CH3COONa溶液中的Ka
(2)25℃时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中(填“酸”、“碱”或“中”)性;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frac{1{0}^{-9}}{a-0.01}$
(3)已知25℃时CH3COOH和NH3.H2O电离常数相等,则该温度下CH3COONH4溶液中水电离的H+浓度为1.0×10-7mol/L,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H4+)═c(CH3COO-)>c(OH-)═c(H+
(4)25℃时,H2SO3═HSO3-+H+的电离常数Ka=1×10-2mol•L-1,则该温度下pH=3、c(HSO3-)=0.1mol•L-1的NaHSO3溶液中c(H2SO3)=0.01mol/L.
(5)已知常温下Fe(OH)3和Mg(OH)2的Ksp分别为8.0×10-38、1.0×10-11,向浓度均为0.1mol/L的FeCl3、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碱液,要使Fe3+完全沉淀而Mg2+不沉淀,应该调节溶液pH的范围是3.3≤pH<9.(已知lg 2=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实验室中有一瓶含有一定量杂质的烧碱样品,某学生用中和滴定法测定烧碱的纯度,若烧碱中含有与酸不反应的杂质,请根据实验回答:
(1)将准确称取的4.3g烧碱样品配成250mL待测液,需要的主要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药匙.
(2)取10.00mL待测液,选择右图中A(填A或B)来移取.
(3)用0.2000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烧碱溶液,以酚酞为指示剂.滴定时左手旋转滴定管玻璃活塞,右手不停地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直到滴定终点.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不恢复原色.
(4)根据下列数据,烧碱的纯度为:93.0%(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10.000.5020.40
第二次10.004.0024.10
(5)判断下列操作引起的误差(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①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偏大.
②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偏大.
③滴定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着一滴溶液.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存在离子平衡.
(1)醋酸是常见的弱酸.
①醋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CH3COO-+H+
②下列方法中,可以使醋酸稀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的是bc(填字母序号).
a.滴加少量浓盐酸    b.微热溶液
c.加水稀释             d.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
(2)用0.1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0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而变化的两条滴定曲线.

①滴定醋酸溶液的曲线是I(填“Ⅰ”或“Ⅱ”).
②滴定开始前,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最大的是醋酸.
③V1和V2的关系:V1<V2(填“>”“=”或“<”).
④M点对应的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CH3COO-)>c(Na+)>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W、X、Y、Z、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W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X、Z元素原子基态时,核外电子均排布在3个能级上,且它们的价电子层上均有两个未成对电子;向含有Q2+的溶液中滴加氨水,形成蓝色沉淀,再滴加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l)第一电离能Y大于Z,电负性Y小于Z(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写出与XZ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离子的化学式CN-
(3)若向含有Q2+的硫酸盐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得到深蓝色溶液后再加乙醇,有深蓝色晶体析出,原因是乙醇极性比水小,[Cu(NH34]SO4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故有晶体析出;该深蓝色晶体中,中心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9,配体为NH3
(4)已知W、Y形成的一组二元化合物化学式为:YW3、Y2W4、Y3W5、Y4W6…其中,YW3分子中Y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3杂化;这组化合物的通式为NnHn+2W、Y形成的化合物的种类比W、X形成的化合物的种类少(填“多”或“少”).
(5)Q单质的晶体属于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己知Q单质的密度是dg•cm-3,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Q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则Q晶体中最邻近的原子核间距为$\frac{\sqrt{2}}{2}\root{3}{\frac{4M}{d{N}_{A}}}$cm(用含M、d、NA的代数式表示).Q原子在晶胞中的空间利用率为$\frac{\sqrt{2}π}{6}$(用含π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元素R在第五周期,最外层有3个电子,通过画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原子序数为(  )
A.39B.43C.49D.6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2.3g某有机物A完全燃烧后,生成0.1mol CO2和 2.7gH2O,测得该化合物的蒸气与空气的相对密度是1.6,求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