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图中甲、乙为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B为常见液态化合物,A为淡黄色固体,F、G所含元素相同且均为氯化物,G遇KSCN溶液显红色。
请问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⑤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与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将C溶液滴入F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5)在F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A,发生反应的总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南省高三上周考五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与C同主族,A与其它元素不在同一周期,B与D同主族,常温下D的单质为淡黄色固体。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r (B) <r (C) <r(E) <r(D)
B. 元素C、D、E分别与B可以形成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氧化物
C. 元素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E的强
D. 元素B分别与A、C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问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二12月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甲烷作为一种新能源在化学领域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炉冶铁过程中,甲烷在催化反应室中产生水煤气(CO和H2)还原氧化铁,有关反应为:
CH4(g)+CO2(g)2CO(g)+2H2(g) △H=260kJ•mol﹣1
已知:2CO(g)+O2(g)2CO2(g) △H=﹣566kJ•mol﹣1
则CH4与O2反应生成CO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如图所示,装置Ⅰ为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通过装置Ⅱ实现铁棒上镀铜。
①b处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
②电镀结束后,装置Ⅰ中KOH溶液的浓度 (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装置Ⅱ中Cu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
③在此过程中若完全反应,装置Ⅱ中阴极质量变化12.8g,则装置Ⅰ中理论上消耗甲烷 L(标准状况下)。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二12月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σ键和π键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σ键能单独形成,而π键一定不能单独形成
B.σ键可以绕键轴旋转,π键一定不能绕键轴旋转
C.双键中一定有一个σ键,一个π键,三键中一定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
D.气体单质中一定存在σ键,可能存在π键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二12月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分子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B.在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C.冰和Br2都是分子晶体
D.稀有气体不能形成分子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西藏林芝一中高三上月考四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相对分子质量均为88的饱和一元醇和饱和一元羧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的结构可能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
A.8种 B.12种 C.16种 D.32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期末理综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常温下,甲溶液的pH=4,乙溶液的pH=5,甲溶液与乙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之比不可能的是( )
A.1︰10 B.10︰1 C.1︰105 D.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西师大附中高三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s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见下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 + O2 = 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
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 +4e-=4OH-
C.每转移0.1mol电子,消耗1.12L的H2
D.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月考二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化学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CO+2H+=CO2↑+H2O来表示的是
A.稀硝酸和碳酸钡的反应 B.稀硝酸和碳酸钾溶液的反应
C.石灰石和盐酸的反应 D.盐酸和NaHCO3溶液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