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①根据盖斯定律,可得△H=△H1+△H2×2-△H3-4△H;
②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越短;
③根据三段式求出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根据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得到答案;
④原电池负极得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再结合介质写电极反应式;
(2)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大且易获取,二氧化碳减少能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3))①随着反应的进行,甲醇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大,当达到平衡状态时,参加反应的氢气物质的量=(8-2)mol=6mol,再计算生成甲醇的物质的量;
②I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说明反应速率增大,但氢气的转化率减小,说明改变条件抑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Ⅱ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说明反应速率增大,且氢气的转化率增大,说明改变条件促进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4)该溶液是0.2mol二氧化碳与0.3mol的氢氧化钠反应,最终是0.1mol碳酸钠与0.1mol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再结合三大守恒判断.
解答 解:(1)①已知:2CO(g)+O2(g)═2CO2(g)△H1=-566kJ•mol-1
2H2(g)+O2(g)═2H2O(l)△H2=-572kJ•mol-1
CH3CH2OH(g)+3O2(g)═2CO2(g)+3H2O(g)△H3=-1366kJ•mol-1
H2O(g)═H2O(l)△H4=-44kJ•mol-1
由盖斯定律△H=△H1+△H2×2-△H3-4△H=-300kJ•mol-1;
故答案为:-300;
②A的温度小于C点,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则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越短,所以tA大于tC;
故答案为:>;
③2CO(g)+4H2(g)?CH3CH2OH(g)+H2O(g)
起始浓度(mol/L) 1 2 0 0
转化浓度(mol/L)0.5 1.0 0.25 0.25
平衡浓度(mol/L)0.5 1.0 0.25 0.25
根据化学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可知,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frac{0.25×0.25}{0.{5}^{2}×1.{0}^{4}}$=0.25L4•mol-4;
故答案为:0.25L4•mol-4
④CO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O2,电极反应式为:CO-2e-+CO32-═2CO2;
故答案为:CO-2e-+CO32-═2CO2
(2)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大且易获取,二氧化碳减少能减轻温室效应等;
故答案为:原料易得、原料无污染、可以减轻温室效应等;
(3))①根据图象可知平衡时氢气的物质的量是2mol,消耗氢气的物质的量是8mol-2mol=6mol,平衡时生成甲醇的物质的量是$\frac{1}{2}$×6mol=2mol,因此图象可表示为
故答案为:
②根据图象知,I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说明反应速率增大,但氢气的转化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II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说明反应速率增大,且氢气的转化率增大,说明改变条件促进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故答案为:升高温度,增大压强;
(4)该溶液是0.2mol二氧化碳与0.3mol的氢氧化钠反应,发生的反应为CO2+2NaOH=Na2CO3+H2O,二氧化碳剩余,氢氧化钠充分反应生成0.15mol的碳酸钠,剩余的0.05mol二氧化碳与碳酸钠反应:Na2CO3+H2O+CO2=2NaHCO3,则Na2CO3剩余0.1mol,生成NaHCO30.1mol,即混合溶液为等量的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A、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H+)=2C(CO32-)+C(HCO3-)+C(OH-),而C(H+)≤C(CO32-),故A错误;
B、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H+)=2C(CO32-)+C(HCO3-)+C(OH-),故B错误;
C、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H+)=2C(CO32-)+C(HCO3-)+C(OH-),故C正确;
D、电荷守恒可知:C(Na+)+C(H+)=2C(CO32-)+C(HCO3-)+C(OH-)…①,物料守恒可知:2C(Na+)=3[C(HCO3-)+C(CO32-)+C(H2CO3)…②,将①代入②得:C(CO32-)+2C(OH-)=3C(H2CO3)+C(HCO3-)+2C(H+),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点评 本题考查学反应速率计算、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掌握三大守恒和正确分析图象中曲线变化是解本题关键,再结合物质的性质、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等知识点来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标准状况下,11.2 L SO2和SO3的混合物中硫原子数为0.5NA | |
B. | 1 mol 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 | |
C. | 标准状况下,7.1 g氯气与足量石灰乳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 |
D. | 常温常压下,7.8 g Na2O2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1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温度/℃ | 200 | 300 | 400 |
K | 1.0 | 0.68 | 0.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N2H4(g)+2NO2(g)═3N2(g)+4H2O(l);△H=-1135.7 kJ/mol | |
B. | 2N2H4(g)+2NO2(g)═3N2(g)+4H2O(g);△H=-1000.3 kJ/mol | |
C. | N2H4(g)+NO2(g)═N2(g)+2H2O(l);△H=-1135.7 kJ/mol | |
D. | 2N2H4(g)+2NO2(g)═3N2(g)+4H2O(g);△H=-1135.7 kJ/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 |
B. | 制作Fe(OH)3胶体时,应将蒸馏水与FeCl3溶液混合加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 | |
C. | 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滤纸于天平两托盘上,将Na2CO3固体放在右盘纸上称量 | |
D. | 配制H2SO4溶液时,先在量筒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