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A、B、C、D、E五种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的最髙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B的基态原子有三种不同的能级,且每种能级上所含电子数相同,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周期序数的3倍,E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了15种不同的原子轨道,且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D元素的原子核外有8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2)B、C、D三种元素的笫一电离能中最大的是N(填元素符号),原因是N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3,2p能级处于半充满状态,能量较低,不易失去电子.
(3)下列关于B2A2分子和A2D2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D
A.分子中σ键数目均为3
B.中心原子都是sp杂化
C.都是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D.B2A2分子的沸点明显低于A2D2分子
(4)由A、B、C、D四种元素形成的某种离子化合物,其原子个数比为4:1:2:1,科学家利用此离子化合物第一次合成了有机物,请根据等电子体原理写出该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5)E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图为.A、B元素形成的最简单的化合物不能与E2+形成配合物的原因是CH4不能提供孤对电子.
(6)E的晶体堆积方式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配位数为12,若E的原子半径为r,列式并计算E晶体的空间利用率为

分析 由题干条件可知,A为氢元素、B为碳元素、C为氮元素、D为氧元素、E为铜元素;
(1)D为O,核外有8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2)C、N、O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N,因为N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3,2p能级处于半充满状态,能量较低,不易失去电子;
(3)共价单键为σ键,共价双键中一个是σ键一个是π键,共价三键中一个是σ键两个是π键,根据两种物质的结构式和空间构型可判断A、B、C,D选项可根据二者在常温下的状态比较得出;
(4)等电子体的结构和性质相似;
(5)配合物的形成条件是中心原子提供空轨道,配位原子提供孤对电子;
(6)Cu晶体的堆积方式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所以配位数是12;由教材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图可进行相关计算.

解答 解:B的基态原子有三种不同的能级,且每种能级上所含电子数相同,可推知为碳元素;A的最髙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且核电荷数比碳的小推知是氢元素;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周期序数的3倍推知为氧元素;那么C的核电核数位于B、D之间,只能是氮元素;E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了15种不同的原子轨道,且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为铜元素;
(1)D为O,核外有8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8,故答案为:8
(2)同周期自左而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N元素原子2p能级容纳3个电子,为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故答案为:N;N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3,2p能级处于半充满状态,能量较低,不易失去电子
(3)A.H2O2的结构式H-O-O-H,只存在共价单键,3个σ键,C2H2的结构式为H-C≡C-H,3个σ键,说法正确;
B.H2O2中O原子杂化轨道数=δ键数+孤对电子对数=2+2=4,所以采取sp3杂化;根据A选项中乙炔的结构,每个碳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2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C原子采用sp杂化,说法错误;
C.H2O2的空间构型是二面角结构,两个H原子犹如在半展开的书的两面纸上并有一定夹角,为极性分子,C2H2空间构型为直线形,为非极性分子,说法错误;
D.H2O2通常呈液态,C2H2通常呈气态,前者沸点明显高于后者,说法正确;
故答案选:AD
(4)由H、C、N、O四种元素形成的某种离子化合物,其原子个数比为4:1:2:1,该化合物为NH4CNO,
CNO-离子与CO2等电子体,二者结构相似,则NH4CNO的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5)Cu的价电子排布式是3d104s1,价层电子排布图为;根据配合物的形成条件,CH4不能提供孤对电子,故不能与Cu2+形成配合物;
故答案为:;CH4不能提供孤对电子
(6)Cu晶体的堆积方式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所以配位数是12;由教材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图可知,立方体的面的对角线长是4r,所以立方体的棱长a=2$\sqrt{2}$r,1个Cu的体积是$\frac{4}{3}$πr3,晶胞中Cu原子的个数是4个,所以晶体的空间利用率为4×$\frac{4}{3}$πr3/a3=
故答案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12;  

点评 本题属于选修3的内容,考查了物质结构的相关知识,比较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呈酸性的是(  )
A.pH=2的溶液B.c(H+)=1×10-7mol/L的溶液
C.c(OH-)=1×10-5mol/L的溶液D.pH=9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常温下PH=2的一元酸HA与PH=12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显酸性.现将amol/LHA bmol/LKOH等体积混合,下列有关的推断正确的是(  )
A.若a>b,一定存在c(A-)=c(K+B.若a=2b,一定存在c(A-)>c(K+
C.若2a=b,一定存在c(OH-)>c(A-D.若a=b,一定存在c(OH-)=c(H+)+c(H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铜是常见的变价金属.为了比较正一价铜和正二价铜的稳定性,并研究氧化铜的氧化性,某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比较正一价铜和正二价铜的稳定性.
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铜固体,于坩埚中灼烧,当温度达到80~100℃得到黑色固体粉末;继续加热至1000℃以上,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粉末氧化亚铜;取适量红色氧化亚铜粉末于洁净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同时观察到试管底部还有红色固体存在.
(1)从[实验一]可得出的结论是高温时,+1价的铜比+2价的铜稳定,而溶液中,+2价的铜比+1价的铜稳定.
(2)氢化亚铜(CuH)难溶于水,但能溶于稀硫酸并放出氢气,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O+2H+=Cu+Cu2++H2O.
【实验二】探究氧化铜的氧化性.
如图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某种气态烃(X)缓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时,观察到氧化铜由黑色变成了红色,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生成物中还有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Y;将X通入灼热的CuO燃烧管完全反应后,消耗0.01mol X,测得B装置增重0.54g,并收集到0.88g气体Y.

(3)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30g/mol.
(4)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7CuO+C2H6$\frac{\underline{\;\;△\;\;}}{\;}$7Cu+2CO2↑+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减少空气中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
①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
已知:2H2(g)+O2(g)═2H2O(g)△H1=-d kJ•mol-1
2C(s)+O2(g)═2CO(g)△H2=-e kJ•mol-1
C燃烧热为  f kJ•mol-1(d、e、f 均大于0)
写出CO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2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CO(g)+H2O(g)=CO(g)+H2(g)△H=(0.5d+0.5e-f)kJ•mol-1
②将含SO2的烟气通过洗涤剂Y,再加入稀硫酸,既可以回收SO2,同时又可以得到化肥,上述洗涤剂Y可以是ce(填序号)
a.Ca(OH)2      b.CaCl2 c.K2CO3       d.NaHSO3e.NH3•H2O
(2)卤素互化物BrF3是强氧化剂,遇水发生水解反应,用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
3BrF3+5H2O═HBrO3+Br2+9HF+O2,若反应中有5mol水发生氧化反应,则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是$\frac{10}{3}$mol
(3)磷酸(H3PO4)在水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物质的量分数δ随pH的变化曲线如图1:

①向Na3PO4溶液中滴入稀盐酸后,pH从5降低到0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PO4-+H+=H3PO4
②从图中推断:NaH2PO4和Na3PO4两盐不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填写“能”或者“不能”).
(4)二茂铁是一种金属有机配合物,是燃料油的添加剂,高温润滑剂等.二茂铁中配离子为C5H5-,其对应的环状分子C5H6的核磁共振氢谱为图2中的a,C5H6与Br2 1:1加成后产物有M、N两种,M的核磁共振氢谱为图2中的b,写出环状分子C5H6的结构简式;分子N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位于第VA族,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甲原子多1,乙与丁同族,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丁>丙>乙
B.电解法可以用乙与丙形成的化合物制得丙单质
C.同周期元素中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D.81号元素铊与丙元素处同主族,则铊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两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太阳能电池板材料除单晶硅外,还有铜、铟、镓、硒等化学物质.
(1)基态硅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
(2)硒和硫同为VIA族元素,与其相邻的元素有砷和溴,则三种元素的第二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I2As<I2Br<I2Se.(用I2X表示)
(3)气态SeO3分子的杂化类型为平面三角形,与SeO3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阴离子为CO32-或NO3-(填化学式).
(4)胆矾CuSO4•5H2O可写成[Cu(H2O)4]SO4•H2O,其结构示意图如下:

胆矾中含有的粒子间作用力是ABDE(填序号).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金属键     D.配位键      E.氢键    F.非极性键
(5)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KCN,生成配合物K2[Cu(CN)4],该配合物属于离子晶体晶体,已知CN-与N2为等电子体,指出1molCN-中π键的数目为2NA
(6)一种铜金合金晶体具有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结构,在晶胞中金原子位于顶点,铜原子位于面心,则该合金中铜原子(Cu)与金原子(Au)个数比为3:1;若该晶体的晶胞棱长为a nm,则该合金密度为$\frac{\frac{197+64×3}{{N}_{A}}}{(a×1{0}^{-7})^{3}}$g/cm3.(列出计算式,不要求计算结果,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R原子的3p轨道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则R原子可能是Al、Cl;X原子在第二能层上只有一个空轨道,则X是C;Y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3,其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VA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抗氧化剂,在空气中,受热时均易分解.实验室制备少量Na2S2O5的方法.在不断搅拌下,控制反应温度在40℃左右,向Na2CO3过饱和溶液中通入SO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溶液pH约为4时,停止反应.在20℃静置结晶,生成Na2S2O5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SO3═Na2S2O5+H2O.

(1)SO2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NaHSO3和CO2,其离子方程式为2SO2+CO32-+H2O=2HSO3-+CO2
(2)装置Y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3)析出固体的反应液经减压抽滤,洗涤,25℃-30℃干燥,可获得Na2S2O5固体.
①组成减压抽滤装置的主要仪器是布氏漏斗、吸滤瓶和抽气泵.
②依次用饱和SO2水溶液、无水乙醇洗涤Na2S2O5固体,用饱和SO2水溶液洗涤的目的是减少Na2S2O5在水中的溶解.
(4)实验制得的Na2S2O5固体中含有一定量的Na2SO3 和Na2SO4,其可能的原因是在制备过程中Na2S2O5易分解生成Na2SO3,且Na2SO3易被氧化生成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