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已知3mol碳在2mol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测得放出热量a kJ.又知0.1mol碳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 b kJ.则热化学方程式C(s)+$\frac{1}{2}$O2(g)═CO(g)△H=Q中Q等于(  )
A.-(a-b) kJ•mol-1B.-(a+b) kJ•mol-1
C.-(5a-0.5b) kJ•mol-1D.-(0.5a-5b) kJ•mol-1

分析 碳在氧气中燃烧,氧气不足发生反应2C+O2$\frac{\underline{\;点燃\;}}{\;}$2CO,氧气足量发生反应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3mol碳在2mol氧气中燃烧,n(C):n(O2)=3:2,介于2:1与1:1之间,所以上述反应都发生.令生成的CO为xmol,CO2为ymol,根据碳元素与氧元素守恒列方程计算x、y的值,计算生成ymol二氧化碳方程的热量,放出的总热量减去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为生成xmolCO放出的热量,据此计算1mol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H.

解答 解:碳在氧气中燃烧,氧气不足发生反应2C+O2$\frac{\underline{\;点燃\;}}{\;}$2CO,氧气足量发生反应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3mol碳在2mol氧气中燃烧,n(C):n(O2)=3:2,介于2:1与1:1之间,
令生成的CO为xmol,CO2为ymol,
根据碳元素守恒有x+y=3,根据氧元素守恒有x+2y=2×2,联立方程,解得x=2,y=1.
0.1mol碳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 b kJ,则1mol碳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10b kJ,所以生成1molCO放出的热量为0.5×(akJ-10bkJ).
由于碳燃烧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热△H的符号为“-”,
故1mol 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H=-0.5×(akJ-10bkJ)=-(0.5a-5b) kJ•mol-1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难度不大,判断碳与氧气反应产物中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关键,注意反应热△H的单位与符号,容易忽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盐酸在不同的反应中,可以分别表现出酸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现有如下三个反应,请指出盐酸在三个反应中所分别表现的性质:
①Zn+2HCl=ZnCl2+H2↑氧化性、酸性
②Fe2O3+6HCl=2FeCl3+2H2O酸性
③2HCl$\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 H2↑+Cl2↑氧化剂、还原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现有镁条、铝粉、铜片、氧化铝、氧化铁、氯酸钾及其它常用的实验用品和仪器,根据现有药品,请你设计简单实验验证铝、铁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强弱.依据你设计的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原理: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Al2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中所需的化学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
(3)实验探究:取少量反应所得到的固体混合物,将其溶于足量稀H2SO4,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不能(填“能”或“不能”)说明固体混合物中无Fe2O3,理由是:Fe2O3+6H+=2Fe3++3H2O、Fe+2Fe3+=3Fe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a+、NH4+、AlO2-、CO32-
B.8% H2O2溶液:H+、Fe2+、SO42-、Cl-
C.含有Fe3+的溶液:Na+、Al3+、Cl-、SCN-
D.$\frac{{K}_{W}}{c({H}^{+})}$=0.1 mol•L-1的溶液:Na+、K+、CO32-、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及判断正确的是(  )
A.生石灰、白磷、胆矾、纯碱分别属于氧化物、单质、纯净物、盐
B.按树状分类法,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化合物
C.NaCl溶液、KClO3、BaSO4都是电解质
D.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其中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在于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某温度下,将2molA和3molB充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A(g)+B(g)?2C(g)△H<0,反应进行到10s时达到平衡,此时测得C的物质的量为2.4mol.回答下列问题:
(1)0~10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6mol/(L.min).
(2)反应达平衡时B在平衡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36%.
(3)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CD.
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逆反应速率都不变,平衡不移动,各物质物质的量不变
C.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不移动,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mol/L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不移动,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4)可以证明恒温恒容条件下该可逆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CD.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改变   B.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而改变
C.B和C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之比不随时间而改变
D.在隔热条件下,体系的温度不随时间而改变
(5)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采取下列措施反应达平衡C的百分含量不变的是BD.
A.通入He气   B.使用催化剂     C.升高温度   D.再充入1molA和1.5molB
(6)若保持原温度和容器容积不变再向其中充入2molA和1molB,平衡常数将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整个过程中物质B的转化率为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电解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B.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
C.在电解池的阳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若用铁做阴极,则铁不会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200ml 5mol/lNaOH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叫做酸
B.实验测得1mol某气体体积为22.4L,测定条件一定是标准状况
C.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可得氢氧化铁胶体
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