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B.相同温度时的水溶性:Na2CO3<NaHCO3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碱性:Na2CO3<NaHCO3
D.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2CO3>NaHCO3

分析 A.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
B.常温下,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
C.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所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碳酸钠的碱性强于碳酸氢钠;
D、分别滴加HCl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HCO3-+H+═H2O+CO2↑.

解答 解:A、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碳酸钠受热稳定,故A正确;
B、常温下,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可知常温时水溶解性:Na2CO3>NaHCO3,故B错误;
C、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所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碳酸钠的碱性强于碳酸氢钠,所以碱性:Na2CO3>NaHCO3,故C错误;
D、分别滴加HCl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HCO3-+H+═H2O+CO2↑,相同条件下NaHCO3比Na2CO3反应放出气体剧烈,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Na2CO3和NaHCO3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Na2CO3和NaHCO3性质的异同,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或得出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A.将溴丙烷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冷却后加硝酸银溶液,可检验溴元素
B.用新制Cu(OH)2悬浊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可鉴别乙醛、乙酸和甲酸三种无色水溶液
C.在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加入少量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后未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蔗糖没有水解
D.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有白色固体析出,加水后不固体溶解,说明蛋白质的盐析是不可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L 0.1mol/L NH4C1溶液中NH4+的个数为0.1NA
B.Cu-Zn原电池中,正极产生1.12L H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C.25℃时,1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D.一定条件下,28g N2与6g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非典”时期,人们常用的“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  )
A.NaClB.NaClOC.双氧水D.苯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电化学原理在防止金属腐蚀、能量转换、物质合成等方面应用广泛.
(1)为了减缓海水对钢闸门A和C的腐蚀,图1中,材料B可以选择a(填字母序号).
a.锌板             b.铜板            c.碳棒
图2中,钢闸门C作阴极.若用氯化钠溶液模拟海水进行实验,D为石墨块,则D上的电极
反应式为2Cl--2e-═Cl2↑,检测该电极反应产物的试剂是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阳极附近,试纸变蓝,证明生成氯气.
(2)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质子交换膜只允许H+自由通过).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
(3)电渗析法处理厨房垃圾发酵液,同时得到乳酸(弱酸)的原理如图4所示(图中“HA”表示乳酸
分子,A-表示乳酸根离子).
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②简述浓缩室中得到浓乳酸的原理:阳极OH-放电,c(H+)增大,H+从阳极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浓缩室,A-通过阴离子交换膜从阴极进入浓缩室,H++A-═HA,乳酸浓度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研究NOx、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处理含CO、SO2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S.已知:1molCO(g)与适量的SO2(g)反应生成S(s)和CO2(g)时,放出135kJ的热量,则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用CH4催化还原NOx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H1=-574kJ/mol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H2
若1molCH4(g)直接将NO2(g)还原至N2(g),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867kJ,则△H2=-1160KJ/mol.
(3)汽车尾气中的NO(g)和CO(g)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可转化为N2(g)和CO2(g)得到净化.已知 2NO(g)+2CO(g)?N2(g)+2CO2(g)△H<0
在25℃、101kPa下,将2molNO、2.4molCO通入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①0~15min 内,v(CO2)=0.027 mol?L-1?min-1,25℃时该反应平衡常数为0.14(该空保留2位小数);
②20min 时若改变反应条件,导致NO浓度下降,则改变的条件不可能是a(填选项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加CO的量    c.降低温度     d.扩大容积
(4)SO2尾气常用饱和Na2SO3溶液吸收,减少SO2气体污染并可得到重要的化工原料NaHSO3.已知NaHSO3溶液同时存在以下两种平衡:
①HSO3-?SO32-+H+,②HSO3-+H2O?H2SO3+OH-;常温下,0.l mol/L NaHSO3溶液的pH<7,则该溶液中c(H2SO3)<c(SO32-)(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加入的物质是固体NH4Cl和Ca(OH)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NH3↑+2H2O;
(2)B中加入的物质是碱石灰,其作用是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3)实验时在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H3+3CuO$\frac{\underline{\;\;△\;\;}}{\;}$N2+3H2O+3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分别进行如表所示实验,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浓液有气体生成,溶液未呈红色稀硝酸不能将Fe氧化为Fe3+
BNaAlO2溶液中滴入NaH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lO2-与HCO3-发生双水解反应
C向某溶液里滴加NaOH溶液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颜色没变原溶液中无NH4-
D将0.1mol/L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里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CuSO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蓝色沉淀Cu(OH)2的Ksp小于Mg(OH)2的Ksp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80g硝酸铵含有氮原子数为2NA
B.1L 1mol/L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11.2L蒸馏水所含分子数为0.5NA
D.在铜与硫的反应中,1mol铜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