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用胆矾配制0.1mol/L硫酸铜溶液1L,应当(  )
A.取25.0gCuSO4•5H2O溶于1L水中
B.取16.0gCuSO4•5H2O溶于水,再稀释至1L
C.将胆矾加热失去结晶水,再取无水硫酸铜16.0g溶于1L水
D.取25.0gCuSO4•5H2O溶于水,再稀释配成1L溶液

分析 A.硫酸铜晶体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体积不是1L;
B.16.0gCuSO4•5H2O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
C.硫酸铜溶于1L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1L;
D.根据n=$\frac{m}{M}$计算出硫酸铜晶体的物质的量,再根据c=$\frac{n}{V}$计算出所得溶液浓度.

解答 解:A.25.0gCuSO4•5H2O的物质的量为0.1mol,0.1mol硫酸铜晶体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体积不是1L,溶液浓度不是0.1mol/L,故A错误;
B.取16.0gCuSO4•5H2O溶于水,再稀释至1L,溶液中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frac{16.0g}{250g/mol}$=$\frac{16}{25}$mol<0.1mol,则溶液浓度小于0.1mol/L,故B错误;
C.16.0g无水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0.1mol,0.1mol硫酸铜溶于1L水,所得溶液浓度不是0.1mol/L,故C错误;
D.25.0gCuSO4•5H2O的物质的量为:$\frac{25.0g}{250g/mol}$=0.1mol,所得溶液浓度为:$\frac{0.1mol}{1L}$=0.1mol/L,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方法为解答关键,注意溶液体积与水的体积不同,为易错点,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反应能说明酚分子中由于羟基影响苯环,使苯酚分子中苯环比苯活泼的是(  )
A.①③B.只有②C.②和③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3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
B.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多的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一定强
C.NaHSO4在水溶液里及熔融状态下均可电离出Na+、H+、SO${\;}_{4}^{2-}$
D.NH3属于非电解质,但其水溶液能够导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1)已知元素M是组成物质NH4Al(SO42的一种元素.元素M的气态原子逐个失去第1个至第4个电子所需能量(即电离能,用符号I1至I4表示)如下表所示:
I1I2I3I4
电离能(kJ•mol-15781 8172 74511 578
元素M是Al(填写元素符号),该元素属于p区.
(2)硫原子核外有16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其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M,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微粒半径之比大于1的是(  )
A.$\frac{r({K}^{+})}{r(K)}$B.$\frac{r(Mg)}{r(Ca)}$C.$\frac{r(Cl)}{r(C{l}^{-})}$D.$\frac{r({S}^{2-})}{r({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常温下,某同学将稀盐酸和氨水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氨水物质的量浓度/
(mol•L-1
盐酸物质的量浓度/
(mol•L-1
混合溶液pH
0.10.1pH=5
c0.2pH=7
0.20.1pH>7
请回答:
(1)从第①组情况分析,该组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5mol•L-1;从第②组情况表明,c (填“>”“<”或“=”)0.2mol•L-1;从第③组情况分析可知,混合溶液中c(NH4+)>(填“>”“<”或“=”)c(NH3•H2O).
(2)将pH相同的NH4Cl溶液和HCl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下面图象正确的是B(填图象符号).

(3)向25mL 0.10mol•L-l的盐酸中滴加氨水至过量,该过程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可能正确的是ABC.
A.c(C1-)=c(NH4+)>c(H+)=c(OH-)B.c(C1-)>c(NH4+)=c(H+)>c(OH-
C.c(NH4+)>c(OH-)>c(C1-)>c(H+)D.c(OH-)>c(NH4+)>c(H+)>c(C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所示插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装置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乙装置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乙装置中铜片表面有气泡生成D.甲装置中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乙醛在氧化铜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氧化成乙酸.依据此原理设计实验制得并在试管C中收集到少量乙酸溶液(如图所示:试管A中装有40%的乙醛水溶液、氧化铜粉末;试管C中装有适量蒸馏水;烧杯B中装有某液体).已知在60℃~80℃时用双连打气球鼓入空气即可发生乙醛的氧化反应,连续鼓入十几次反应基本完全.有关物质的沸点见下表:
物质乙醛乙酸甘油乙二醇
沸点20.8℃117.9℃290℃197.2℃10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内在60℃~80℃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O+O2$→_{CuO}^{60℃-80℃}$2CH3COOH(注明反应条件).
(2)如图所示在实验的不同阶段,需要调整温度计在试管A内的位置,在实验开始时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试管A的反应液中,目的是测量反应溶液的温度;当试管A内的主要反应完成后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略低于试管A的支管口处,目的是收集含乙酸的馏分.
(3)烧杯B的作用是使试管A内的反应液均匀受热发生反应,使生成的乙酸变成蒸气进入试管C,烧杯B内盛装的液体可以是乙二醇或甘油(写出一种即可,在题给物质中找).
(4)若想检验试管C中是否含有产物乙酸,请你在所提供的药品中进行选择,设计一个简便的实验方案.所提供的药品有:pH试纸、红色的石蕊试纸、白色的醋酸铅试纸、碳酸氢钠粉末;实验仪器任选.该方案为方法一:将少量碳酸氢钠粉未,放入一个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试管C中的液体,若有气体产生,则说明试管C中含有产物乙酸;
方法二:把一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管C内的液体,点在pH试纸中部,试纸变色后,用标准比色卡比较来确定溶液的pH,进而说明是否有乙酸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
A.Mn2+→MnO${\;}_{4}^{-}$B.NO${\;}_{3}^{-}$→NOC.H2→H2OD.Zn→Z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