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硼氢化合物NaBH4(B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和H2O2作原料的燃料电池,负极材料采用Pt/C,正极材料采用MnO2,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放电时Na+从b极区移向a极区
B.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BH4-+8OH--8e-===BO2-+6H2O
C.电极a采用MnO2,MnO2既作电极材料又有催化作用
D.每消耗3 mol H2O2,转移的电子为3 mol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山西省原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的概念,AG==lgc(H+)/c(OH—)。已知常温下某无色溶液的AG==12,则此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 、AlO2— 、K+ 、NO3—
B.MnO4—、K+ 、SO42— 、 Na+
C.Mg2+ 、 SO42—、 HCO3— 、Na+
D.NH4+ 、NO3—、 Al3+ 、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黑龙江省鸡西市龙东南七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7分)向20 mL AlCl3溶液中滴入2 mol/L NaOH溶液时,得到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加NaOH溶液的体积有如图关系:
(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 。
(2)图中B点表示的意义是 。
(3)若溶液中有Al(OH)3沉淀0.39 g,则用去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为 或 毫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黑龙江省鸡西市龙东南七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装置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
B.用乙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混合物
C.丙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
D.用丁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漳州市八校高三3月联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17分)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某AlN样品仅含有Al2O3杂质,为测定AlN的含量,设计如下三种实验方案。
已知:AlN + NaOH + H2O === NaAlO2+ NH3↑
【方案1】取一定量的样品,用以下装置测定样品中AlN的纯度(夹持装置已略去)。
(1)上图C装置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 。
(2)完成以下实验步骤:组装好实验装置,首先 ,再加入实验药品,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NaOH浓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打开K1,通入氮气一段时间,测定C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
(3)由于装置存在缺陷,导致测定结果偏高,请提出改进意见 。
【方案2】用右图装置测定m g样品中A1N的纯度(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4)导管a的主要作用是 。
(5)为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量气装置中的X液体可以是 (填选项序号)。
a.CCl4 b.H2O c.NH4Cl溶液 d.
(6)若m g样品完全反应,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VmL(已转换为标准状况),则AIN的质量分数是 (用含m、V的数学表达式表示)。
【方案3】按以下步骤测定样品中A1N的纯度:
(7)步骤②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
(8)若在步骤③中未洗涤,测定结果将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4分)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和NH4NO3,如下图所示。
(1)Ⅰ中,NH3和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Ⅱ中,2NO(g)+O2(g) 2NO2(g)。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
①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 。
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 。
(3)Ⅲ中,降低温度,将NO2(g)转化为N2O4(l),再制备浓硝酸。
①已知:2NO2(g) N2O4(g) ΔH1 2NO2(g)
N2O4(l) ΔH2
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
②N2O4与O2、H2O化合的化学方程式是 。
(4)Ⅳ中,电解NO制备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A。A是 ,说明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条件下发生了反应:CO2(g)+3H2 (g) CH3OH(g)+H2O(g) △H<0,反应达到平衡时,改变温度(T)和压强(p),反应混合物CH3OH“物质的量分数”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关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A.P3>P2 T3>T2
B.P2>P4 T4>T2
C.P1>P3 T3>T1
D.P1>P4 T2>T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S(s)+O2(g)=SO2(g) △H1 S(g)+O2(g)=SO2(g) △H2,
△H1和△H2的大小关系为
A.△H1﹥△H2 B.△H1﹤△H2 C.△H1﹦△H2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三第一次统一练习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能实现实验目的的是(必要时可加热)
选项 | 实验目的 | 甲 | 乙 | 丙 |
A | 制取并收集NH3 | 浓氨水 | CaO | H2O |
B | 制取并验证C2H2可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 | 饱和食盐水 | 电石 | KMnO4酸性溶液 |
C | 制取并验证Cl2没有漂白性 | 浓盐酸 | MnO2 | 干燥的红布条 |
D | 制取并验证SO2具有漂白性 | 70%硫酸 | Na2SO3 | 品红试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