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常温下,有关物质的溶度积如表所示.
物质CaCO3MgCO3Ca(OH)2Mg(OH)2Fe(OH)3
Ksp4.96×10-96.82×10-6 4.68×10-6  5.61×10-12  2.64×10-39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除去NaCl溶液中的MgCl2杂质,选用NaOH溶液比Na2CO3溶液效果好
B.常温下,除去NaCl溶液中的CaCl2杂质,选用Na2CO3溶液比NaOH溶液效果好
C.向含有Mg2+,Fe3+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当两种沉淀共存且溶液的pH=8时,c(Mg2+):c(Fe3+)=2.125×1021
D.无法利用Ca(OH)2制备NaOH

分析 A、MgCO3是微溶物,其溶度积远远大于Mg(OH)2
B、Ca(OH)2是微溶物,其溶度积远远大于CaCO3
C、根据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铁的溶解平衡以及溶度积表达式计算;
D、Ca(OH)2与碳酸钠溶液反应能够生成NaOH.

解答 解:A、因为MgCO3是微溶物,其溶度积远远大于Mg(OH)2,所以除去NaCl溶液中的MgCl2杂质,选用NaOH溶液比Na2CO3溶液效果好,故A正确;
B、因为Ca(OH)2是微溶物,其溶度积远远大于CaCO3,所以除去NaCl溶液中的CaCl2杂质,选用Na2CO3溶液比NaOH溶液效果好,故B正确;
C、则当两种沉淀共存且溶液的pH=8时,c(Mg2+)=$\frac{{K}_{sp}}{[O{H}^{-}]^{2}}$=$\frac{5.61×1{0}^{-12}}{1{0}^{-12}}$=5.61mol/L,c(Fe3+)=$\frac{{K}_{sp}}{[O{H}^{-}]^{3}}$=$\frac{2.64×1{0}^{-39}}{1{0}^{-18}}$=2.64×10-21mol/L,所以 c(Mg2+):c(Fe3+)=5.61:2.64×10-21=2.125×1021,故C正确;
D、Ca(OH)2与碳酸钠溶液反应能够生成NaOH和碳酸钙沉淀,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关溶度积的计算以及据溶度积的大小判断沉淀的转化,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镁条7.2g投入盛有500mL 0.5mol•L-1硫酸溶液的烧杯中,镁条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与反应时间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由0→a段不产生氢气的原因镁条表面有氧化镁,硫酸首先和与表面的氧化镁反应,不产生氢气,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MgO+2H+=Mg2++H2O;
(2)曲线由b→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逐渐增大的主要原因镁和硫酸反应放出的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而加快反应速率;
(3)曲线由c以后,产生氢气的速率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变小,该因素变为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使反应速率减小.
(4)在b到c这段时间内,收集到氢气VL(标准状况),则这段时间内用硫酸表示的平均速率为$\frac{V}{11.2({c-b}_{\;})}$mol/(L•s)(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5)对于足量镁条和100ml 2mol/L硫酸生成氢气的反应,下列措施能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的是②④⑤⑧⑨.
①加NaOH固体;②加BaCl2溶液;③加KNO3溶液;④加H2O;⑤加CH3COONa固体;⑥加小苏打溶液;⑦加少量CuSO4溶液;⑧加Na2SO4溶液;⑨将2mol/L硫酸换成160mL 2.5mol/L的盐酸;⑩将镁条换成镁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已知分解100g CaCO3需要177.7kJ的热量,而12g碳完全燃烧,则放出393kJ的热.求:
(1)煅烧1t石灰石需要多少热量?
(2)这些热量全部由碳燃烧提供,问理论上要消耗多少克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为测定某溶液中Ca2+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量取100mL该溶液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NH42C2O4溶液使Ca2+转化为CaC2O4沉淀(假设其他离子均不生成沉淀),过滤、洗涤后,往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然后用0.1000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滴定.
(1)配平KMnO4氧化H2C2O4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5H2C2O4+3H2SO4═1K2SO4+2MnSO4+10CO2↑+8H2O
(2)如图1所示的仪器中,配制0.1000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时肯定不需要的是AC(填标号),除此之外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填仪器名称).
(3)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0.1000mol•L-1(填“>”、“<”或“=”,下同);若KMnO4标准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则所得溶液浓度<0.1000mol•L-1
(4)若滴定过程中消耗KMnO4标准溶液20.00mL,则原溶液中Ca2+的质量浓度为2.000g•L-1
(5)如图2为草酸钙固体在受热分解过程中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中A、B、C分别代表三种固体,写出固体A到B的化学方程式:CaC2O4$\frac{\underline{\;\;△\;\;}}{\;}$CaCO3+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不符合题意的是(  )
X稀硫酸双氧水
Y硝酸铵氢氧化钠氯化钠二氧化锰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SO2、Si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
B.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是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根本区别
C.纯净盐酸为纯净物、冰水混合物为混合物
D.烧碱、纯碱都属于碱,油脂、甘油都属于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O${\;}_{4}^{2-}$的摩尔质量是96g/mol
B.1molH2中含有2molH
C.1molH2O的质量等于NA个H2O质量的总和
D.1molO2的质量为32g/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3-丁酮酸乙酯在有机合成中用途极广,广泛用于药物合成,还用作食品的着香剂.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30,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沸点181℃,受热温度超过95℃摄氏度时就会分解;易溶于水,与乙醇、乙酸乙酯等有机试剂以任意比混溶;实验室可用以乙酸乙酯和金属钠为原料制备.乙酸乙酯相对分子质量为88,常温下为无色易挥发液体,微溶于水,沸点77℃.
反应原理:2CH3COOC2H5+C2H5ONa→+2C2H5OH
+CH3COOH→+CH3COONa

【实验步骤】
(1)加热反应:向反应装置中加入32mL(28.5g,0.32mol)乙酸乙酯、少量无水乙醇、1,.6g(0.07mol)切细的金属钠,微热回流1.5~3小时,直至金属钠消失.
(2)产物后处理:冷却至室温,卸下冷凝管,将烧瓶浸在冷水浴中,在摇动下缓慢的加入32mL 30%醋酸水溶液,使反应液分层.用分液漏斗分离出酯层.酯层用5%碳酸钠溶液洗涤,有机层放入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无水碳酸钾至液体澄清.
(3)蒸出未反应的乙酸乙酯:将反应液在常压下蒸馏至100℃.然后改用减压蒸馏,得到产品2.0g.
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反应原理看,无水乙醇的作用是催化剂.
②反应装置中加干燥管是为了防湿气进入反应体系中以保证反应体系干燥.两个装置中冷凝管的作用不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冷却水进水口分别为b和d(填图中的字母).
③产物后处理中,滴加稀醋酸的目的是中和生成的钠盐,使之变成产物,稀醋酸不能加多了,原因是酸多了会增加产物在水中的溶解度.用分液漏斗分离出酯层的操作叫分液.碳酸钠溶液洗涤的目的是中和醋酸.加碳酸钾的目的是干燥.
④采用减压蒸馏的原因是3-丁酮酸乙酯沸点高,在沸点温度下还易分解.
⑤本实验所得到的3-丁酮酸乙酯产率是B(填正确答案标号).
A.10%           B.22%           C.19%           D.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八角茴香含有一种抗亚洲禽流感病毒的重要成分-莽草酸,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溶于水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能发生酯化反应D.遇FeCl3溶液呈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