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设计实验验证Fe、Cu的金属活动性,他们提出了以下两种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有关实验项目:
方案Ⅰ:有人提出将大小相等的铁片和铜片,分别同时放入稀硫酸(或稀盐酸)中,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据此确定它们的活动性.该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
方案Ⅱ:有人利用Fe、Cu作电极设计成原电池,以确定它们的活动性.试在如图的方框内画出原电池装置图,标出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并写出电极反应式.
正极反应式:2H++2e-=H2↑;负极反应式:Fe=Fe2++2e-
若该电池中有0.1mol的电子转移,请问消耗2.8克Fe
方案Ⅲ.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再设计一个验证Fe、Cu活动性的简单实验方案(与方案Ⅰ、Ⅱ不能雷同):取无锈铁棒插入CuSO4溶液,若铁棒表面覆盖一层铜,说明Fe比Cu活动性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Fe+Cu2+═Cu+Fe2+

分析 Ⅰ:根据铁与酸的反应分析并写出离子方程式;
Ⅱ:利用Fe、Cu作电极设计成原电池,因铁比铜活泼,负极为铁,正极为铜,电解质溶液可为酸或铜盐溶液;
Ⅲ:根据铁、铜之间的置换反应设计.

解答 解:方案Ⅰ: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答案为:Fe+2H+═Fe2++H2↑;
方案Ⅱ:利用Fe、Cu作电极设计成原电池,因铁比铜活泼,负极为铁,正极为铜,电解质溶液可为酸或铜盐溶液,可设计装置图为,负极铁被氧化生成Fe2+,正极H+被还原生成H2,正极反应为2H++2e-→H2↑,负极反应为Fe=Fe2++2e-,若该电池中有0.1mol的电子转移,请问消耗0.05×56=2.8克Fe
故答案为:;2H++2e-=H2↑;Fe=Fe2++2e-;2.8;
方案Ⅲ:根据铁和铜的置换反应设计,设计方法如下:将铁片置于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Fe表面有红色的金属铜析出,即可以证明金属铁的活泼性强于金属铜的,反应原理为铁和铜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铜和二价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
故答案为:取无锈铁棒插入CuSO4溶液,若铁棒表面覆盖一层铜,说明Fe比Cu活动性强;Fe+Cu2+═Cu+Fe2+

点评 本题以原电池工作原理为载体判断金属的活泼性,注意在原电池中不能仅仅根据电极的正负极判断金属的活泼性,如:在Mg-Al-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镁的金属性大于铝,但镁作正极,铝作负极,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均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BeCl2和PCl5B.HClO和SO2C.P4和COS(羰基硫)D.SiO2和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如图所示,U形管的左端被水和胶塞封闭有甲烷和氯气(体积比为1:4)的混合气体,假定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忽略.将封闭有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的装置放
置在有光的地方,让混合气体缓慢地反应一段时间.
(1)假设甲烷与氯气(体积比为1:4)反应充分,且只产生一种有机物,请写出化学方程式CH4+4Cl2$\stackrel{光照}{→}$CCl4+4HCl
(2)经过几个小时的反应后,U形管右端的玻璃管中水柱变化是B(填字母序号)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3)试解释U形管右端的玻璃管中水柱变化的原因反应过程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且生成的HCl能够溶解于水中,所以左侧压强减小,故右侧玻璃管中的水柱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4Cl溶液加水稀释,恢复至室温后,pH变大
B.稀释0.1 mol•L-1醋酸溶液,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均变小
C.在 NaHCO3溶液中:c(Na+)+c(H+)=c(HCO3-)+c(CO32-)+c(OH-
D.将A1C13溶液和Al2(SO43溶液分别加热、蒸干、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电浮选凝聚法是工业上采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保持污水的pH在5.0~6.0之间,通过电解生成Fe(OH)3沉淀.Fe(OH)3有吸附性,可吸附污物而沉积下来,具有净化水的作用.阴极产生的气泡把污水中悬浮物带到水面形成浮渣层,刮去(或撇掉)浮渣层,即起到了浮选净化的作用.某科研小组用电浮选凝聚法处理污水,设计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1)实验时若污水中离子浓度较小,导电能力较差,产生气泡速率缓慢,无法使悬浮物形成浮渣.此时,应向污水中加入适量的c.
a.H2SO4     b.BaSO4     c.Na2SO4     d.NaOH     e.CH3CH2OH.
(2)电解池阳极能同时发生了两个电极反应(阳极上还会产生微量气泡),电极反应式分别是:Ⅰ.Fe-2e-=Fe2+;Ⅱ.2H2O-4e-=4H++O2↑;
(3)该燃料电池是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CH4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稀土金属材料做电极.
①负极的电极反应是CH4+4CO32--8e-=5CO2+2H2O;
②正极的电极反应是O2+2CO2+4e-=2CO32-
③为了使该燃料电池长时间稳定运行,电池的电解质组成应保持稳定,电池工作时必须有部分A物质参加循环(见如图).A物质的化学式是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1)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生成NOx等污染大气.其中生成NO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1:

①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O2(g)=2NO(g)△H=+183kJ•mol-1
②根据如图2所示,只改变条件R,当N2的转化率从a3到a1时,平衡常数KA、C.
A.可能增大   B.一定不变    C.可能不变     D.可能减小   E.增大、减小、不变均有可能
(2)尿素(又称碳酰胺)是含氮量最高的氮肥,工业上利用CO2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的反应分为:
第一步:2NH3(g)+CO2(g)?H2NCOONH4(氨基甲酸铵) (l)
第二步:H2NCOONH4(l)?H2O(g)+H2NCONH2(l)
某实验小组模拟工业上合成尿素的条件,在一体积为500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4mol氨和1mol二氧化碳,验测得反应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
①合成尿素总反应的快慢由第二步反应决定.
②反应进行到10min时测得CO2的物质的量如上图所示,则用CO2表示的第一步反应的速率v(CO2)=1.5×10-4mol/(L•min).
③由氨基甲酸铵和CO2曲线变化可得出关于浓度变化和平衡状态的两条结论是:
a.氨基甲酸铵浓度先增大,15min后减小;
b.15min时第一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55min第二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1•s-1
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1
C.反应开始到10s,Y的物质的量的减少是0.79mol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一种新型乙醇电池用磺酸类质子作溶剂,比甲醇电池效率高出32倍.电池总反应为:C2H5OH+3O2═2CO2+3H2O,电池示意图如图.下面对这种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电池在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B.设每个电子所带电量为q库仑,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46g乙醇被氧化产生12NAq库仑的电量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a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b极
D.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将32.64g 铜与14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和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计算:
(1)生成的NO和NO2的标准状况下体积的体积.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加入VmL amol/L的NaOH 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 全部转化成沉淀,计算原硝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3)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水中全部转化为HNO3,计算至少需要的氧气的物质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