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  )
A、CO2
B、小苏打
C、NaCl溶液
D、CuSO4
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解答: 解:A.二氧化碳在水溶液中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二氧化碳自身不能电离,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故B正确;
C.NaCl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C错误;
D.CuSO4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的辨析,难度不大.解题时紧抓住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且自身能够电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对Cl2与KI溶液的反应进行了实验探究.反应装置如下:
通入氯气一段时间,KI溶液变为黄色.继续通入氯气一段时间后,溶液黄色褪去,变为无色.继续通入氯气,最后溶液变为浅黄绿色.
(1)KI溶液变为黄色说明氯元素的
 
性强于碘,从原子结构解释原因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已知I2+I-?I3-,I2、I3-在水中均呈黄色.为确定黄色溶液的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
操作实验现象
a取2~3mL黄色溶液,加入足量CCl4,振荡静置CCl4层呈紫红色,水层显浅黄色
b取2~3mL饱和碘水,加入足量CCl4,振荡静置CCl4层呈紫红色,水层近乎无色
①实验b的目的是
 

②根据实验a中现象,推测水层中含有的粒子有
 
.(不用写H2O、H+、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煮沸的1mol/L 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
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效应
C、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D、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及对应的说法都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钙溶液加到醋酸溶液中:Ca(HCO32+2CH3COOH═Ca2++2CH3COO-+2CO2↑+2H2O
B、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镁溶液:2Cl-+2H2O
 通电 
.
 
2OH-+H2↑+Cl2
C、电解精炼铜的阳极反应式只有:Cu-2e-=Cu2+
D、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Fe2++4H++NO3-═3Fe3++N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醇不能在铜的催化下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
A、
B、CH3CH2CH2OH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X与Z同主族,Y与R同主族,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Y>Z>X
B、Y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R的强
C、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W的强
D、Y与Z形成的化合物只有1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A、NH4HCO3溶于过量的浓KOH溶液中并加热:NH4++HCO3-+2OH-
  △  
.
 
CO32-+NH3↑+2H2O
B、Fe溶于足量稀硝酸:Fe+2H+﹦Fe2++H2
C、向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Ba2++SO42-=BaSO4
D、醋酸除去水垢:2H++CaCO3=Ca2++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如下离子:H+、Mg2+、Al3+、NH4+、Cl-、[Al(OH)4]-.当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H+、Mg2+、Al3+、NH4+
B、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的溶质含AlCl3
C、原溶液中Al3+与NH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原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Al(OH)4]-、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配置100mL 1.0mol/L CuSO4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
A、可选用250mL的容量瓶来配置
B、配置过程中需要到胶头滴管
C、用托盘天平称量溶质时,称量前指针向左偏,未调平即开始称量溶质,所配得的CuSO4溶液的浓度偏高
D、需称取16g CuSO4?5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