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下列各项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稳定性:H2O<H2S<HBr<HClB.氧化性:Cu2+>H+>Fe3+>Na+
C.酸性:HClO4>H2SO4>H2PO4>H3AsO4D.半径:K+>Cl->Al3+>Mg2+

分析 A.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
B.金属性越强,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且Cu与铁离子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D.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

解答 解:A.由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可知,非金属性O>S,Cl>Br,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O>H2S、HBr<HCl,故A错误;
B.金属性越强,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且Cu与铁离子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离子的氧化性为Fe3+>Cu2+>H+>Na+,故B错误;
C.非金属性Cl>S>P>As,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为HClO4>H2SO4>H2PO4>H3AsO4,故C正确;
D.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离子半径为Cl->K+>Mg2+>Al3+,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性质、微粒的性质比较方法和规律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二氧化硒(SeO2)是一种氧化剂,其被还原后的单质硒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物,通过与浓HNO3或浓H2SO4反应生成SeO2以回收Se.
完成下列填空:
(1)Se和浓HNO3反应的还原产物为NO和NO2,且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写
出Se和浓HNO3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e+2HNO3(浓)=H2SeO3+NO↑+NO2↑_.
(2)已知:Se+2H2SO4(浓)→2SO2↑+SeO2+2H2O
2SO2+SeO2+2H2O→Se+2SO42-+4H+
SeO2、H2SO4(浓)、S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H2SO4(浓)>SeO2>SO2
(3)回收得到的SeO2的含量,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测定:
①SeO2+KI+HNO3→Se+I2+KNO3+H2O
②I2+2Na2S2O3→Na2S4O6+2NaI
配平方程式①,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实验中,准确称量SeO2样品0.1500g,消耗了0.2000mol/L的Na2S2O3溶液25.00mL,所测定的样品中SeO2的质量分数为92.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装置或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取并收集NH3B.验证HCl气体的溶解性
C.分离碘酒中的碘和酒精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根据要求填空
(1)经元素分析后,发现某烃的含碳量为82.76%,氢的质量分数则为17.24%,且相对分子质量为58,试推断该烃的分子式C4H10
(2)某种苯的同系物0.1mol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将产生的高温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使浓硫酸增重7.2g,氢氧化钠溶液增重30.8g.推测它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C7H8
(3)某液态卤代烃RX(R是烷基,X是某种卤素原子).该RX在稀碱溶液中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有机物ROH(ROH能与水互溶)和HX.反应完成后,冷却溶液,加稀HNO3溶液酸化,滴加过量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该卤代烃中所含卤素的名称是氯,判断的依据是加入AgNO3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常见单质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变化:
已知一个B分子中含有的Z元素的原子个数比C分子中的少一个.请回答下列问题:
(1)Y单质分子的电子式为
(2)X的单质与Z的单质可制成新型的化学电源(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制成,通入的气体由孔隙中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则正极通入氧气(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均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
(3)已知Y的单质与Z的单质生成C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将等物质的量的Y、Z的单质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适当催化剂和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填写下列各项的序号).
a.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b.反应过程中,Y的单质的体积分数始终为50%
c.达到化学平衡时,Y、Z的两种单质在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达到化学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等物质的量的①Na②Na2O③Na2O2④NaOH,分别与足量水作用后并稀释成相同体积,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都不相等B.①④和②③分别相等C.②③相等,①④不等D.①④相等,②③不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下列盛放试剂或操作方法,错误的是(填写标号)ABCE.
A、将液溴贮存在带有橡胶塞的玻璃瓶中.
B、用稀硝酸酸化的Ba(N032溶液,检验Na2SO3溶液是否变质.
C、用金属锌与稀硝酸作用制氢气,并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D、用分液漏斗进行操作,将H2O和C6H6进行分离.
E、配置500mL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H2SO4溶液时,先往容量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按计算结果将所需的浓H2SO4用玻璃棒引流注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线,摇匀即得.
F、配制银氨溶液时,在试管内先取一定量2%的AgNO3溶液,再往试管中滴加2%的氨水,边加边震荡,直至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把6.9gNa和4.2gSi同时投人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体积为500mL,则产生的H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多少升?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能量的描述及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不正确的是(  )
A.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1/2 O2(g)=H2O(l);△H=-258.8 kJ•mol-1
B.化学上把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称为中和热.中和热可以用量热计直接测量
C.已知C(石墨)+O2(g)=CO2(g)△H=-393.5 kJ•mol-1
CO(g)+$\frac{1}{2}$ O2(g)=CO2(g)△H=-283.0 kJ•mol-1
则C(石墨)+$\frac{1}{2}$O2 (g)=CO(g)△H=-110.5 kJ•mol-1
D.关于“盖斯定律:‘一个化学反应,不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总的热效应是完全相同的’.”可以理解为“一个反应的焓变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