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 | 1,2-二溴乙烷 | 乙醚 | |
状态 | 无色液体 | 无色液体 | 无色液体 |
密度/g•cm-3 | 0.79 | 2.2 | 0.71 |
沸点/℃ | 78.5 | 132 | 34.6 |
熔点/℃ | -130 | 9 | -116 |
分析 (1)根据分液漏斗使用规则答题,给液体加热要防止暴沸,所以要加沸石,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等冷却后再加,防止液体瀑沸;
(2)装置B中安全管与空气相通,可以稳定装置中的压强;
(3)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为无色;
(4)1,2-二溴乙烷和水不互溶,1,2-二溴乙烷密度比水大;
(5)常温下下Br2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可以除去混有的溴;
(6)1,2-二溴乙烷与乙醚的沸点不同,两者均为有机物,互溶,用蒸馏的方法将它们分离;
(7)溴易挥发,冷却防止溴大量挥发.
解答 解(1)根据分液漏斗使用规则,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检漏,给液体加热要防止瀑沸,所以要加沸石,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等冷却后再加,防止液体暴沸,
故答案为:检漏;防暴沸;冷却后补加;
(2)装置B中安全管与空气相通,当B压力过大时,安全管中液面上升,使B瓶中压力稳定,
故答案为:当B压力过大时,安全管中液面上升,使B瓶中压力稳定;
(3)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为无色,D中溴颜色完全褪去说明反应已经结束,
故答案为:溴的颜色完全褪去;
(4)1,2-二溴乙烷和水不互溶,1,2-二溴乙烷密度比水大,有机层在下层,故答案为:下;
(5)a.溴更易溶液1,2-二溴乙烷,用水无法除去溴,故a错误;
b.酒精与1,2-二溴乙烷互溶,不能除去混有的溴,故b错误;
c.NaI与溴反应生成碘,碘与1,2-二溴乙烷互溶,不能分离,故c错误;
d.常温下Br2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2NaOH+Br2═NaBr+NaBrO+H2O,再分液除去,故d正确,
故答案为:d;2NaOH+Br2═NaBr+NaBrO+H2O;
(6)1,2-二溴乙烷与乙醚的沸点不同,两者均为有机物,互溶,用蒸馏的方法将它们分离,
故答案为:蒸馏;
(7)溴在常温下,易挥发,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溴更易挥发,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
故答案为:冷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合成实验,涉及制备原理、物质的分离提纯、实验条件控制、对操作分析评价等,是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2S和NH3价电子总数均是8 | |
B. | 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为:H-Cl-O | |
C. | HS-和HCl均是含一个极性键的18电子粒子 | |
D. | 1 mol D216O中含中子、质子、电子各10 NA(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pH=10的NaOH和CH3COON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 |
B. | 25℃与80℃纯水的pH | |
C. | 将pH=3的醋酸和盐酸分别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 | |
D. | 相同温度下,10mL0.1mol•L-1的醋酸与100mL0.01mol•L-1的醋酸中的H+物质的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
B. | NH4Cl的电子式:![]() | |
C. | 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_{8}^{18}$O | |
D. | 乙烯的最简式为CH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序号 |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 | 将少量产品加入6mL水的试管A中,振荡,将上层液体倾析至B、C中. | 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溶液 | |
② | 向试管B中加入少量BaCl2溶液. (或取试管B中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 | 不产生白色沉淀(或焰色不呈黄色) | 产品中不含 Na2SO4 |
③ | 向试管C中,加入少量FeCl3溶液(或浓溴水). | 溶液不显紫色(或无白色沉淀出现). | 产品中不含水杨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沸点(℃) | 密度(g•cm-3) | |
苯甲酸 | 249 | 1.2659 |
苯甲酸乙酯 | 212.6 | 1.05 |
乙醇 | 78.5 | 0.7893 |
环己烷 | 80.8 | 0.7785 |
乙醚 | 34.51 | 0.7318 |
环己烷、乙醇和水共沸物 | 6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操作步骤 | 预期现象与结论 |
步骤1:观察样品 | 溶液呈蓝绿色,不能(填“能”或“不能”确定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 |
步骤2:取少量溶液,滴加酸性KMn4溶液 | 若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去或变浅,则说明产物中含+2价铁元素,若KMnO4溶液不褪色或不变浅,则说明产物中不含+2价铁元素 |
步骤3:另取少量溶液,滴加KSCN溶液 | 若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产物中含+3价的铁元素;若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说明产物中不含+3价的铁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浓的强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 B. | 浓的弱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 ||
C. | 等pH值的强酸和弱碱溶液反应 | D. | 生成一种强酸弱碱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