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丙烯酸乙酯(Ⅳ)是合成塑料、树脂等高聚物的重要中间体,可由下面路线合成:
CH2=CH-CHO$→_{反应①}^{CrO_{3}}$CH2=CH-COOH$→_{反应②}^{SOCl_{2}}$$→_{反应③}^{CH_{3}CH_{2}OH}$CH2=CH-COOCH2CH3
ⅠⅡⅢⅣ
(1)反应②属于取代反应,1molⅣ完全燃烧消耗O2为6mol.
(2)Ⅱ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碳碳双键和羧基,Ⅱ能使溴水褪色,其反应方程式为CH2=CHCOOH+Br2→CH2BrCHBrCOOH.
(3)Ⅰ可以由Ⅴ(分子式为C3H6O)催化氧化得到,则Ⅴ→Ⅰ的反应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
(4)Ⅵ是Ⅳ的一种无支链的同分异构体,且碳链两端呈对称结构.则Ⅵ的结构简式为OHCCH2CH2CH2CHO或或CH2=CH-O-CH2-O-CH=CH2
(5)一定条件下,化合物  也可与化合物Ⅲ发生类似反应③的反应,则得到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分析 (1)比较CH2=CH-COOH和的结构可知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根据化合物Ⅳ的结构简式可得分子式,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可得耗氧量;
(2)化合物II中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和羧基,其中碳碳双键与溴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3)比较Ⅱ和Ⅲ结构可知反应类型;醇催化氧化成醛,结合Ⅴ的分子式和Ⅰ的结构简式,可知Ⅴ为烯醇,由此可写出醇氧化成醛的方程式;
(4)根据CH2=CH-COOCH2CH3的结构可知,Ⅳ的不饱和度为2,Ⅵ是Ⅳ的一种无支链的同分异构体,且碳链两端呈对称结构,所以Ⅵ中应有两个碳碳双键或碳氧双键;(5)反应③原理是结构中氯原子被醇中烷氧基取代,类比写出化合物Ⅲ与反应的产物.

解答 解:(1)比较CH2=CH-COOH和的结构可知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根据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通式可得:C5H8O2+6O2 $\stackrel{点燃}{→}$5CO2+4H2O,其中氧气与Ⅳ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系数之比,则1molⅣ完全燃烧最少需要消耗6mol O2
故答案为:取代;6;
(2)化合物II中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和羧基,其中碳碳双键与溴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H2=CHCOOH+Br2→CH2BrCHBrCOOH;
故答案为:碳碳双键和羧基;CH2=CHCOOH+Br2→CH2BrCHBrCOOH;
(3)比较Ⅱ和Ⅲ结构可知:化合物Ⅱ中-COOH经过反应②变成了化合物Ⅲ中-COCl,氯原子取代了羟基位置,故反应②为取代反应;醇催化氧化成醛,结合Ⅴ的分子式和Ⅰ的结构简式,可知Ⅴ为烯醇,结构简式为:CH2=CH-CH2OH,由此可写出醇氧化成醛的方程式:
故答案为:取代;
(4)根据CH2=CH-COOCH2CH3的结构可知,Ⅳ的不饱和度为2,Ⅵ是Ⅳ的一种无支链的同分异构体,且碳链两端呈对称结构,所以Ⅵ中应有两个碳碳双键或碳氧双键,所以Ⅵ的结构简式为OHCCH2CH2CH2CHO 或或CH2=CH-O-CH2-O-CH=CH2
故答案为:OHCCH2CH2CH2CHO 或或CH2=CH-O-CH2-O-CH=CH2

(5)反应③原理是结构中氯原子被醇中烷氧基取代,类比写出化合物Ⅲ与反应的产物为: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以有机物的合成考查结构与性质,把握有机物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性质以及它们相互联系、重要有机反应类型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和氧化反应等为解答的关键,综合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应用信息以及信息迁移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1-氯丙烷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的反应,属于(  )
A.加成反应B.消去反应C.取代反应D.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将含有C、H、O的有机物3.24g装入元素分析装置,通入足量的O2使之完全燃烧,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和碱石灰的干燥管,测得洗气瓶的质量增加了2.16g,干燥管的质量增加了9.24g,已知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
(1)该有机物的分子式C7H8O.
(2)已知该物质中含有苯环,且1mol该物质与金属钠反应后生产标准状况下氢气0.5mol,满足该条件的同分异构
有4种,写出其中苯环上一溴取代同分异构种类最少的该有机物的结构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Q,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矿石粉碎的目的是使原料充分利用,并增大接触面使反应速率加快
B.接触室中采用常压的主要原因是常压下SO2的转化率已经很高
C.沸腾炉中出来的混合气需要洗涤,目的是防止催化剂中毒
D.接触室采用450℃的温度是使催化剂活性最佳,提高平衡混和气中SO3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不能表明反应:A(s)+3B(g)═2C(g)+D(g)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密度
C.3v(C)=2v(B)D.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A、B、C、D、E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其有关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
元素有关性质或结构信息
A负二价的A元素的氢化物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液体,其中A的质量分数为88.9%
BB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3p轨道全充满
CC原子的p轨道半充满,它的气态氢化物能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盐X
DD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为同主族最强
EE元素的核电荷数等于A原子的核电荷数和B元素氢化物的核电荷数之和
(1)元素Y是C下一周期同主族元素,比较B、Y元素的第一电离能I1(B)>I1(Y)(填“>”“=”或“<”);
(2)E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 64s2
(3)盐X的水溶液呈酸性(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4)C单质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1:2,C的氢化物在同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沸点出现反常,其原因是NH3分子间存在氢键;
(5)用高能射线照射液态H2A时,一个H2A分子能释放出一个电子,同时产生一种具有较强氧化性的阳离子,试写出该阳离子的电子式:,写出该阳离子与硫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2O++H2S=S↓+2H2O+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资料显示: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白色不溶物.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验证产物、探究反应原理.
(1)提出假设
实验I:用砂纸擦去镁条表面氧化膜,将其放入盛有适量滴有酚酞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试管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溶液由浅红变红.
该同学对反应中产生的白色不溶物做出如下猜测:
猜测1: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OH)2
猜测2: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CO3
猜测3:白色不溶物可能是碱式碳酸镁[xMgCO3•yMg(OH)2].
(2)设计定性实验确定产物并验证猜测:
实验序号实验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Ⅱ将实验I中收集到的气体点燃能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气体成分为
氢气
实验Ⅲ取实验I中的白色不溶物,洗涤,
加入足量稀盐酸

产生气泡沉淀全部溶解
白色不溶物可能含有MgCO3
实验Ⅳ取实验I中的澄清液,向其中加
入少量CaCl2稀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存在④
CO32-离子
(3)为进一步确定实验I的产物,设计定量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称取实验Ⅰ中所得干燥、纯净的白色不溶物22.6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装置A和B中.实验前后装置A增重1.8g,装置B增重8.8g,试确定白色不溶物的化学式Mg(OH)2(CO32或2MgCO3•Mg(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某化合物的结构(键线式)及球棍模型如下:

Et代表的基团为-CH2CH3
该有机分子的核磁共振波谱图如下(单位是ppm).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有8种
B.该有机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9H14 O4
D.1 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可以产生7 mol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药物华素片(西地碘片)使用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下:

(1)根据上述说明和所学化学知识回答:
华素片中含有的活性成分是I2(写分子式);
(2)某学生为验证华素片中确定含有上述活性成分,完成实验如下,请填写:
①将药片研碎、溶解、过滤,所得滤液分装于甲、乙两试管中备用.
②在甲试管中加入下列一种试剂,振荡、静置,观察到液体分层,若上层液体颜色为无色,则所加试剂为下列中的C(填字母),由此说明存在分子碘.
A.氢氧化钠溶液   B.酒精     C.四氯化碳    D.盐酸
③在乙试管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也能说明存在分子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