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己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反应过程

(1)由图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入V2O5会使图中E1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加入V2O5  后该反应的△H不变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已知,2H2S(g)+O2(g)═2S(s)+2H2O(g)△H=-442.4kJ/mol    ①
S(s)+O2(g)═SO2(g)△H=-297.0kJ/mol    ②
H2S(g)与O2(g)反应产生SO2(g)和H2O(g)韵热化学方程式是2H2S(g)+3O2(g)═2SO2(g)+2H2O(g)△H=-1036.4kJ/mol.

分析 (1)反应物的能量高于产物,反应是放热的;
(2)E1为活化能,活化能的大小与反应热无关,加入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3)已知2H2S(g)+O2(g)═2S(s)+2H2O(g)△H=-442.4kJ/mol    ①
S(s)+O2(g)═SO2(g)△H=-297.0kJ/mol    ②
①+②×2得到2H2S(g)+3O2(g)═2SO2(g)+2H2O(g),根据盖斯定律计算焓变.

解答 解:(1)根据图示:反应物的能量高于产物,所以反应是放热的;
故答案为:放热;
(2)E1为活化能,活化能的大小与反应热无关,加入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故答案为:减小;不变;
(3)已知2H2S(g)+O2(g)═2S(s)+2H2O(g)△H=-442.4kJ/mol    ①
S(s)+O2(g)═SO2(g)△H=-297.0kJ/mol    ②
①+②×2得到2H2S(g)+3O2(g)═2SO2(g)+2H2O(g),根据盖斯定律,2H2S(g)+3O2(g)═2SO2(g)+2H2O(g)△H=(-442.4kJ/mol)+2(-297.0kJ/mol)=-1036.4 kJ/mol.故答案为:2H2S(g)+3O2(g)═2SO2(g)+2H2O(g)△H=-1036.4 kJ/mol.

点评 本题考查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图以及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的应用以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知识,难度不大,注意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是重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最近报道了一种新型可充电式铝电池.电解质为阳离子(EMl+)与阴离子(AlCl4-)组成的离子液体.图为该电池放电过程示意图,Cn为石墨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每生成1mol Al,电解质溶液中会增加7molAlCl4-
B.充电时,Cn为阳极,电极方程式为Cn+AlCl4--e-═Cn[AlCl4]
C.放电时,正极反应方程式为Al+7AlCl4--3e-═4Al2Cl7-
D.放电时,电解质中的阳离子(EMl+)会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物质中与0.3 molH2O含有相同氢原子数的是(  )
A.0.3molHNO3B.0.1mol H3PO4
C.0.2molCH4D.3.612×1023个HCl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事实    解释
A    水加热到较高温度都难以分解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B    白磷为正四面体分子  白磷分子中P-P键间的键角是109°28′
C    用苯萃取碘水中的I2  苯和I2均为非极性分子且苯与水不互溶
D    H2O的沸点高于H2S    H-O键的键长比H-S键的键长短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有关Al(NO3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H+、Fe2+、SO42-、Cl-可以大量共存
B.向该溶液中通入SO2气体不会发生反应
C.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4NH3•H2O═AlO2-+4NH4++2H2O:
D.向该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3++3CO32-+3 H2O═2Al(OH)3↓+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钠与水的反应:Na+H2O═Na++OH-+H2
B.碳酸钙溶于稀醋酸:CaCO3+2H+═Ca2++H2O+CO2
C.向碳酸氢铵稀溶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NH4++OH-═NH3•H2O
D.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OH-+CO2═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HClO的电子式:
B.质子数为94、中子数为145的钚(Pu)原子:${\;}_{94}^{145}$Pu
C.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对二甲苯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中华民族很早就把化学技术应用到生产、生活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英文的“中国”(China)又指“瓷器”,中国很早就应用化学技术制作陶瓷
B.“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配制的混合物
C.《淮南万毕术》中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其含义是铁可从铜盐溶液中置换出铜
D.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粱中的乙醇分离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现有含FeC12杂质的氯化铜晶体(CuCl2•2H2O),为制取纯净的CuCl2•2H2O,首先将其制成水溶液,然后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提纯:

已知H2O2、KmnO4、NaClO、K2Cr2O7均具有强氧化性,要将溶液中的Cu2+、Fe2+、Fe3+沉淀为氢氧化物,需溶液的pH分别为6.4、6.4、3.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最适合的氧化剂X是C.
A.K2Cr2O7 B.NaClO    C.H2O2 D.KMnO4
(2)物质Y不可能是B.
A.CuO    B.CuCl2C.Cu(OH)2D.CuCO3
(3)除去Fe3+的有关离子方程式是(物质Y在(2)中选择合适的选项):2Fe3++3Cu(OH)2═2Fe(OH)3+3Cu2+;.
(4)加入氧化剂的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再除去.
(5)最后能不能直接蒸发结晶得到CuCl2•2H2O?不能.(填“能”或“不能”).如不能,应如何操作?(如能,此空不填)应在氯化氢气氛中浓缩后冷却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