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由G发生加聚反应产物结构式可知,G为CH3COOCH=CH2,G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生成F与C,F氧化生成E,E转化得到C,故C为羧酸盐,且F、E、C含有相同的碳原子数目为2,故C结构简式为CH3COONa,F为CH3CHO(CH2=CHOH不稳定),E为CH3COOH.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9H10O2,不饱和度为$\frac{2×9+2-10}{2}$=5,A在光照条件下生成的一溴代物B,B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生成C与D,D可以连续氧化生成J,则A含有酯基,J酸化得到K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K中含有酚羟基,故A含有苯环,而K中环上的一元取代物只有两种结构,应含有2个不同侧链且处于对位,综上分析可知A为,B为
,D为
,I为
,J为
或
,K为
,M为
,据此解答.
解答 解:由G发生加聚反应产物结构式可知,G为CH3COOCH=CH2,G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生成F与C,F氧化生成E,E转化得到C,故C为羧酸盐,且F、E、C含有相同的碳原子数目为2,故C结构简式为CH3COONa,F为CH3CHO(CH2=CHOH不稳定),E为CH3COOH.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9H10O2,不饱和度为$\frac{2×9+2-10}{2}$=5,A在光照条件下生成的一溴代物B,B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生成C与D,D可以连续氧化生成J,则A含有酯基,J酸化得到K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K中含有酚羟基,故A含有苯环,而K中环上的一元取代物只有两种结构,应含有2个不同侧链且处于对位,综上分析可知A为,B为
,D为
,I为
,J为
或
,K为
,M为
.
(1)F为CH3CHO,I为,均含有醛基,检验该醛基的试剂是: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故答案为: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2)上述变化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①⑥,故答案为:①⑥;
(3)由上述分析可知,G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H=CH2,M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CH3COOCH=CH2;;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K与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aOH→
+H2O,
故答案为:;
+NaOH→
+H2O;
(5)同时符合下列要求的A()的同分异构体:
I.含有苯环,II.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含有甲酸形成的酯基,III.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1mol该同分异构体能与2molNaOH反应,则其中1个取代基为-OOCH,若另外取代基为-CH2CH3,有邻、间、对3种,若另外取代基为2个-CH3,2个-CH3有邻、间、对3种位置,对应的-OOCH分别有2种、3种、1种位置,故共有9种,
故答案为:9.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是对有机物知识的综合运用,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官能团的性质与转化,注意根据G的加聚产物的结构简式与反应条件利用正推法与逆推法结合推断,综合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c(CO32-)=0.01mol•L-1,c(NH4+)<c(SO42-) | |
B. | 如果上述6种离子都存在,则c(Cl-)>c(SO42-) | |
C. | 一定存在SO42-、CO32-、NH4+,可能存在Cl-、Na+、K+ | |
D. | 一定存在SO42-、CO32-、NH4+、Cl-,一定不存在Na+、K+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Zn2+ | Mn2+ | Fe2+ | Fe3+ | Al3+ | |
pH | 8.0 | 10.1 | 9.0 | 3.2 | 4.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X与Y互为同分异构体 | |
B. | X与Y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
C. | 在光照条件下,Z中的苯环能与Cl2发生取代反应 | |
D. | Z中所有不饱和键均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电极反应式为C6H5OH-28e-+11H2O═6CO2↑+28H+ | |
B. | 电子流向为a→负载→b→质子交换膜→a | |
C. | H+由右室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左室 | |
D. | 当有1mol电子转移时,正极产生2.24L气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 mol AlCl3在熔融状态时离子总数为0.4NA | |
B. | 一定量的浓硫酸与Xg Zn反应,若转移的电子为0.4 mol,则参加反应的硫酸分子数目一定等于0.4NA | |
C. | 高温下,16.8g 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7NA | |
D. | 向含有0.2 mol FeCl3的两份溶液中分别滴加过量Na2S、通入过量H2S气体,则产生的沉淀比为:$\frac{0.3{N}_{A}}{0.1{N}_{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滴定次数 | 待测溶液的体积/mL | 标准溶液的体积 | |
滴定前刻度/mL | 滴定后刻度/mL | ||
1 | 25.00 | 1.02 | 21.03 |
2 | 25.00 | 2.00 | 21.99 |
3 | 25.00 | 0.20 | 20.2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