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制备干燥、纯净的CO2,将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先后通过装有下列物质的两个吸收装置,两个装置中应依次装入( )
A.饱和NaHCO3溶液;无水CaCl2固体
B.饱和NaHCO3溶液;浓硫酸
C.浓硫酸;饱和NaHCO3溶液
D.饱和Na2CO3溶液;稀硫酸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A.根据纯净物中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D.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⑴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黑色和红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催化反应是 反应。⑵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 ;乙的作用是 。
⑶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 。要除去该物质,可在混合液中加入 (填写字母)。
A.氯化钠溶液 B.苯 C.碳酸氢钠溶液 D.四氯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图中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可用如图装置制取、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
编号 | 气体 | a | b | c |
A | NH3 | 浓氨水 | 生石灰 | 碱石灰 |
B | CO2 | 盐酸 | 碳酸钙 | 饱和NaHCO3 |
C | NO | 稀硝酸 | 铜屑 | H2O |
D | NO2 | 浓硝酸 | 铜屑 | NaOH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兴趣小组拟选用如下装置制备氢化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选择必要的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________(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
(2)根据完整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________(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列步骤的标号)。
A.加热反应一段时间
B.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
C.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
(3)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产物,小心加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溶液中加入酚酞后显红色,该同学据此判断,上述实验确有CaH2生成。
①写出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同学的判断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用化学方法区分钙与氢化钙,写出实验简要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登山运动员常用氢化钙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学习小组利用DIS系统探究强碱和不同酸的中和反应,实验过程如下:
①分别配制0.100 0 mol·L-1的NaOH、HCl、CH3COOH溶液备用。
②用0.100 0 mol·L-1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10.00 mL 0.100 0 mol·L-1的HCl和CH3COOH溶液,连接数据采集器和pH传感器。
③由计算机绘制的滴定曲线如下:
两曲线图起点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曲线图中V1________V2(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氯碱厂利用废铁皮制取净水剂FeCl3,最合理的生产途径是( )
A.Cl2FeCl3FeCl3溶液
B.Cl2HCl盐酸FeCl2溶液FeCl3溶液
C.Cl2HCl盐酸FeCl2溶液FeCl3溶液
D.→FeCl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