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燃放烟花爆竹B.积雪渐渐融化C.粮食用来酿酒D.食醋除去水垢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解:A.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积雪渐渐融化,只是水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粮食用来酿酒主要是用利用微生物把淀粉转化成酒精,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食醋除去水垢是醋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涉及化学反应与生活、生产的联系,为高频考点,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35Cl、H37Cl属于同素异形体
B.稳定性:CH4>SiH4;还原性:HCl>H2S
C.16O与 18O的中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排布却相同
D.K+、Ca2+、Mg2+的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2mol乙醇分子中,存在的活泼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
A.1molB.2molC.4molD.10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瑞典皇家科学院曾将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手性碳原子的催化氢化、氧化反应”研究领域作出贡献的美、日三位科学家.下列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
A.CBr2F2B.CH3CH(OH)COOHC.CH3CH2CH3D.CH3C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某固体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SO42-
C.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
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实验室配制500mL 0.2mol/L的CuSO4溶液,具体操作步骤为:①在天平上称取一定质量的胆矾(CuSO4•5H2O),把它放在烧杯中,用适量的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②把制得的溶液小心的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③继续向容量瓶中滴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直到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为止;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的洗涤液都转入容量瓶中,并轻轻摇匀;⑤将容量瓶塞好,充分摇匀.试填写下列空白.
(1)应该称取的胆矾的质量为25.0g,在称取胆矾过程中,若天平略向右偏,要调整天平平衡的操作是左手拿药匙,用右手轻拍左手手腕,小心震动药匙,使少量晶体落在左盘滤纸上,直至天平平衡;
(2)上述操作的正确顺序是①②④③⑤;
(3)本实验用到的仪器有:玻璃棒、托盘天平、药匙、烧杯、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多次用到玻璃棒,在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溶解,在移液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4)观察容量瓶中的液面时,若俯视刻度线,会使所配的溶液的浓度偏高(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没有进行操作④,会偏低;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后倒出部分溶液,使液面与刻度线相切,会偏低;
(5)用ρ=1.84g/mL的浓硫酸配制200mL 1mol/L的稀硫酸与上述配制溶液在步骤上的差别主要有三点:
①计算:应取浓硫酸的体积V=10.87mL;
②量取:由于量筒是一种粗略的量具,用量筒量取时只能量取10.8mL或者10.9mL浓硫酸;
③溶解:注意先加水,再边搅拌边加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为测定温度对平衡的影响,设计了如下试验.
如图所示,烧瓶A、B中装有相同浓度的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间止水夹K夹紧,烧杯甲中盛放100mL 6mol/L的盐酸,烧杯乙中盛放100mL冷水.现向烧杯甲的溶液中放入25g NaOH固体,同时向烧杯乙中放入25g NH4NO3固体,搅拌使之溶解.
(1)A瓶中气体颜色变深,理由是甲中NaOH溶解放热,中和HCl也放热,使溶液及A中气体温度升高,2NO2?N2O4(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向左移动,NO2浓度增大,颜色加深.
(2)B瓶中气体颜色变浅,理由是乙中NH4NO3 溶解吸热,使溶液及B中气体温度降低,使反应2NO2?N2O4(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向右移动,NO2浓度减小,颜色变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常温下,在10mL0.1mol•L-1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HCl溶液,溶液的pH逐渐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CO2因逸出未画出,忽略因气体逸出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点所示的溶液中:c(CO32-)=c(HCO3-)>c(H+)>c(OH-
B.当溶液的pH为7时,溶液的总体积大于20mL
C.在B点所示的溶液中,浓度最大的离子是HCO3-
D.在0.1 mol•L-1 Na2CO3溶液中:c(Na+)+c(H+)=c(CO32-)+c(HCO3-)+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 论
A测定等浓度的Na2CO3和Na2SO3溶液的pH前者pH比后者的大非金属性:S>C
B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后,加入AgNO3溶液未出现淡黄色沉淀溴乙烷没有水解
C向等浓度的KCl、KI混合液中滴加AgNO3溶液先出现黄色沉淀Ksp(AgCl)>Ksp(AgI)
D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
振荡,静置
下层液体显紫红色氧化性:Fe3+>I2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