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有 NaCl、Na2CO3 和 NaHCO3 的混合物 4.00g,把它们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称重为 3.38g,再向上述反应后的残留物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 CO20.448L (标准状况).计算原混合物中Na2CO3 的物质的量.

分析 加热发生反应: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导致固体质量减少,利用差量法计算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生成碳酸钠的质量,利用反应:Na2CO3+2HCl=2NaCl+CO2↑+H2O,根据CO2的质量可计算加热后总的Na2CO3的质量,减去NaHCO3分解生成的Na2CO3的质量即可得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

解答 解:加热发生反应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导致固体质量减少:4g-3.38g=0.62g,
设混合物中有NaHCO3的质量为x,新生成的Na2CO3的质量为y,
2NaHCO3=Na2CO3+CO2↑+H2O△m
168g          106g                           62g
  x               y                       4g-3.38g=0.62g
解得x=$\frac{168g×0.62g}{62g}$=1.68g,y=$\frac{106g×0.62g}{62g}$=1.06g,
所以生成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1mol,根据碳守恒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frac{0.448L}{22.4L/mol}$-0.01mol=0.01mol,
答:原混合物中 Na2CO3 的物质的量为 0.01 mol.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为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差量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大气中SO2和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某地酸雨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Na+、Mg2+、NH4+、Cl-、SO32-、SO42-、NO3-和NO2-等.某研究小组取该地一定量的酸雨,浓缩后将所得试液分成4份,进行如下实验:
第一份酸化后滴加适量的淀粉KI溶液,呈蓝色;
第二份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
第三份滴加NaOH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第四份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静置,在上层清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不褪色.
已知:Ksp(Ag2SO4)=1.20×10-5,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酸雨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SO32-、NO2-,说明其不存在的理由:SO3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酸性条件下,与NO3-不能共存;若有N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写出试液中滴加淀粉KI溶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I-+2NO3-+8H+=3I2+2NO↑+4H2O.
(3)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试液中是否存在Cl-:取少量试液,滴加足量的Ba(NO3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存在Cl-
(4)该研究小组为了探究NO参与的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在烧瓶中充入含有少量NO的SO2气体,慢慢通入O2,该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2NO+O2=2NO2、NO2+SO2=SO3+NO,再喷射适量蒸馏水即得硫酸型酸雨,说明NO的作用: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 H3PO4的质量为98g.mol-1B.H3PO4的摩尔质量为98 g
C.9.8 g H3PO4含有NA个H3PO4分子?D.NA个H3PO4分子的质量为9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X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为 H2XO4,则 X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
A.XH4B.XH3C.H2XD.H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W、X、Y、Z代表四种短周期元素(稀有气体除外),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只有 Y 为金属元素,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 W 相同;X 原子L 层电子数是K 层电子数的2倍;X、Z 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Y 原子质子数的两倍.由此推断:
(1)W、X、Y、Z 四种元素分别是:
W氢(H)、X碳(C)、Y钠(Na)、Z硫(S).
(2)写出X 的单质与 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2SO4(浓)$\frac{\underline{\;\;△\;\;}}{\;}$2SO2↑+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装置如图),实验现象及解释均正确的是(  )
 现象解释
A.量筒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甲烷被氯气还原
B.量筒内出现少量白雾生成HCl气体
C.量筒内壁产生油状液滴油状液体是CCl4
D.量筒中液面降低生成液态产物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某同学完成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目的:比较Cl2、Br2、I2三种单质的氧化性强弱
实验药品:NaBr溶液、KI溶液、氯水、淀粉溶液
实验记录: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溶液变为黄色氧化性:Cl2>Br2
溶液变为黄色氧化性:
Br2>I2
溶液的颜色由黄色变为蓝色
反思与评价:
(1)步骤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r-+Cl2=Br2+2Cl-
(2)检验②中所得黄色溶液含I2的另一种方法是(简述实验操作和相应的实验现象)
向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静置,液体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呈紫红色.
(3)你认为上述实验设计(填“能”或“不能”)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理由是①中所得黄色溶液中可能含有Cl2,会干扰Br2、I2氧化性的比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电化学降解NO3-可治理硝酸盐的污染,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通电时阴极附近溶液的酸性增强
B.铅蓄电池的A极为正极
C.通电时,H+由左至右通过质子交换膜
D.通电时,Pt电极的质量几乎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0.5LFeCl3溶液中Cl-为9.03×1023个,则FeCl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1mol•L-1B.1mol•L-1C.3mol•L-1D.1.5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