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有关物质间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B、D、G是常见的金属单质,E为常见非金属单质,H常温下为无色液体,K为红棕色气体.

(1)F的电子式,写出其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2Cu2++2H2O$\frac{\underline{\;电解\;}}{\;}$2Cu+O2↑+4H+
(3)C与足量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8HNO3(稀)═3Fe(NO32+4H2O+2NO↑,其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3:2,检验反应中生成金属离子的方程式2MnO4-+10Fe2++16H+=2Mn2++10Fe3++8H2O;
(4)Al能与A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物溶质与Na2CO3不能在溶液中共存,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2Al3++3CO32-+3H2O═2Al(OH)3↓+3CO2↑.
(5)I可由某种氢化物催化氧化得到,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6)漂白粉同F都应密封保存,写出漂白粉露置于空气中失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a(ClO)2+H2O+CO2=CaCO3↓+2HClO,2HClO$\frac{\underline{\;光\;}}{\;}$2HCl+O2↑,.

分析 已知B、D、G是常见的金属单质,I与E反应生成K,K为红棕色气体,则K为NO2,E为常见非金属单质,E为O2,I为NO,H常温下为无色液体,K与H反应生成C,则H为水,C为HNO3,G与C反应生成I和H及J,J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为红褐色沉淀,则N为Fe(OH)3,J为Fe(NO33,所以G为Fe,H、A、F反应生成E、L、M,L为蓝色沉淀,则L为Cu(OH)2,M的焰色反应为黄色,所以B为Na,F为Na2O2,M为NaNO3,A为Cu(NO32,电解硝酸铜溶液生成铜、氧气、硝酸,符合题中各物质的转化关系,据此答题;

解答 解:已知B、D、G是常见的金属单质,I与E反应生成K,K为红棕色气体,则K为NO2,E为常见非金属单质,E为O2,I为NO,H常温下为无色液体,K与H反应生成C,则H为水,C为HNO3,G与C反应生成I和H及J,J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为红褐色沉淀,则N为Fe(OH)3,J为Fe(NO33,所以G为Fe,H、A、F反应生成E、L、M,L为蓝色沉淀,则L为Cu(OH)2,M的焰色反应为黄色,所以B为Na,F为Na2O2,M为NaNO3,A为Cu(NO32,电解硝酸铜溶液生成铜、氧气、硝酸,符合题中各物质的转化关系,
(1)根据上面的分析,F为Na2O2,F的电子式为,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故答案为:

(2)反应①为电解硝酸铜溶液生成铜、氧气、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2H2O$\frac{\underline{\;电解\;}}{\;}$2Cu+O2↑+4 H+
故答案为:2Cu2++2H2O$\frac{\underline{\;电解\;}}{\;}$2Cu+O2↑+4 H+
(3)C为HNO3,G为Fe,C与足量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8HNO3(稀)═3Fe(NO32+4H2O+2NO↑,根据方程式可知,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3:2,检验反应中生成亚铁离子,可以用高锰酸钾溶液,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有亚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10Fe2++16H+=2Mn2++10Fe3++8H2O,
故答案为:3Fe+8HNO3(稀)═3Fe(NO32+4H2O+2NO↑;3:2;2MnO4-+10Fe2++16H+=2Mn2++10Fe3++8H2O;
(4)A为Cu(NO32,Al能与A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物溶质为硝酸铝,铝离子与碳酸根离子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3CO32-+3H2O═2Al(OH)3↓+3CO2↑,
故答案为:2Al3++3CO32-+3H2O═2Al(OH)3↓+3CO2↑;
(5)I为NO,I可由氨气催化氧化得到,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故答案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6)漂白粉露置于空气中失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lO)2+H2O+CO2=CaCO3↓+2HClO,2HClO$\frac{\underline{\;光\;}}{\;}$2HCl+O2↑,
故答案为:Ca(ClO)2+H2O+CO2=CaCO3↓+2HClO,2HClO$\frac{\underline{\;光\;}}{\;}$2HCl+O2↑.

点评 本题考查无机物推断,以E为常见非金属单质,H常温下为无色液体,K为红棕色气体,及各物质的转化关系 为解题的突破口,本题涉及的反应较多、元素种类较多,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两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一个盛有氯化氢,另一个盛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个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A.质量B.密度C.电子总数D.分子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欲用98%的浓硫酸(g=1.84g•cm-3)配制成浓度为0.5mol•L-1的稀硫酸500mL.
(1)选用的主要仪器有:
①量筒,②烧杯,③玻璃棒,④胶头滴管,⑤500ml容量瓶.
(2)请将下列各操作,按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用量筒量取浓H2SO4             B.反复颠倒摇匀
C.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洗净所用仪器
E.稀释浓H2SO4       F.将溶液转入容量瓶
其操作正确的顺序依次为D、A、E、F、D、C、B.
(3)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13.6mL.
②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的量筒应选用15mL的量筒最好,量取时发现量筒不干净用水洗净后直接量取将使浓度偏低(“偏高”、“偏低”、“无影响”)
③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加快热量散失,若搅拌过程中有液体溅出结果会使浓度偏偏低.
④在转入容量瓶前烧杯中液体应冷却至室温,否则会使浓度偏偏高;并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也要转入容量瓶,否则会使浓度偏低.
⑤定容时必须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若俯视会使浓度偏高;仰视则使浓度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1L浓度为0.2mol•L-1Fe(NO33和1.5mol•L-1H2SO4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39.2g铁粉使其充分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氧化性Fe3+>H+,故反应先不产生气体后产生气体
B.反应后产生13.44LH2(标准状况)
C.反应后溶液中Fe2+和Fe3+物质的量之和为0.9mol
D.反应后溶液中Fe3+物质的量为0.8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已知:①CH2CH2Br+NaCN$\stackrel{醇}{→}$CH3CH2CN+NaBr;
②CH3CH2CN$\stackrel{H_{2}O,H+}{→}$CH3CH2COOH;
③CH3CH2COOH$\stackrel{Br_{2},P}{→}$CH3CHBrCOOH.
请用CH3CH=CH2,HBr,Br2,NaCN等为基本原料,其它无机试剂任选,用反应流程图表示,并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合成2,2-甲基丙二酸如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CH3-CH=CH2和CH2=CH2的实验式相同      
②CH≡CH和C6H6含碳量相同
③丁二烯和丁烯为同系物           
④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的沸点逐渐变低
⑤标准状况下,11.2L的己烷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⑥能够快速、微量、精确的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方法是核磁共振氢谱法.
A.①②④B.③⑤⑥C.②③⑥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对碱金属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是银白色的柔软金属(除铯外)
B.密度都比较小
C.碱金属单质都与水剧烈反应
D.单质的熔、沸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现有下列物质:①Na2CO3•10H2O晶体;②锌;③HCl;④CO2;⑤NaHSO4固体;⑥Ba(OH)2溶液;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⑧氨水;⑨稀硫酸;⑩熔融NaCl;⑪蔗糖;按物质的分类方法填写表格的空白处(填编号).
分类标准能导电的物质 电解质 酸 
 属于该类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工业上曾经通过反应“3Fe+4NaOHFe3O4+2H2↑十4Na↑;”生产金属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磁铁可以将Fe与Fe3O4分离

B.将生成的气体在空气中冷却可获得钠

C.该反应条件下铁的氧化性比钠强

D.每生成1molH2,转移的电子数约为4×6.02×10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