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1mol过氧化钠与2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
A.Na2CO3、Na2O2B.Na2CO3
C.NaOH、Na2CO3D.Na2O2、NaOH、Na2CO3

分析 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方程式:2NaHCO3 $\frac{\underline{\;加热\;}}{\;}$Na2CO3+CO2↑+H2O,可知1mol碳酸氢钠分解生成0.5moNa2CO3、0.5molCO2、0.5molH2O,然后过氧化钠分别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确定最后的固体的物质.

解答 解: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方程式:2NaHCO3 $\frac{\underline{\;加热\;}}{\;}$Na2CO3+CO2↑+H2O,1mol碳酸氢钠分解生成0.5moNa2CO3、0.5molCO2、0.5molH2O,
则:2NaHCO3 $\frac{\underline{\;加热\;}}{\;}$Na2CO3+CO2↑+H2O,
     2mol        1mol  1mol  1mol
2Na2O2+2CO2═2Na2CO3+O2
 1mol  1mol   1mol
则过氧化钠恰好与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为2molNa2CO3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钠的化合物的重要性质,明确碳酸氢钠的性质及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反应的先后顺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我国“嫦娥Ⅱ号”成功进入月球轨道.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_{2}^{3}$He,每百吨${\;}_{2}^{3}$He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_{2}^{3}$He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_{2}^{3}$He核聚变是化学变化
B.${\;}_{2}^{3}$He和42He互为同素异形体
C.${\;}_{2}^{3}$He原子核内含仅含有1个中子
D.${\;}_{2}^{4}$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易失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碱金属能形成离子型氢化物.如氢化钠的化学式为NaH,其中H-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1)NaH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对应的碱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NaOH+H2↑,用双线桥法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若该反应生成标况下氢气11.2L,则此时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是0.5NA
(2)常用NaH在高温下将TiCl4还原成T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4NaH$\frac{\underline{\;高温\;}}{\;}$Ti+4NaCl+2H2↑,氧化剂是TiCl4,还原产物是T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A元素原子得电子变成阴离子释放出的能量比B元素原子得电子变成阴离子释放出的能量大,则(  )
A.氧化性A->B-B.还原性 A->B-C.氧化性 A>BD.还原性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用下列装置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是(  )
A.用图(a)装置电解精炼铝
B.用图(b)装置制备Fe(OH)2
C.图(c)装置可制得金属钾
D.图(d)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从氯化钾溶液中得到氯化钾固体选择装置D(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下同);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选择装置A.
(2)从碘水中分离出I2,选择装置B,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萃取、分液.
(3)装置A中①的名称是冷凝管,进水的方向是下口进水.
装置B在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下滴,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应先将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拿下后再打开旋塞放出液体或者使分液漏斗活塞上的凹槽对准分液漏斗口上的小孔后再打开旋塞放出液体.
(4)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在实验室中取少量海水,进行如下流程的实验:

问题1:粗盐中含Ca2+、Mg2+、Fe3+、SO42-等杂质,需要提纯后才能综合利用.粗盐提纯的步骤有:
①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③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④调节溶液的pH等于7;⑤溶解;⑥过滤;⑦蒸发.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d(填写序号字母).
a.⑤②③①⑥④⑦b.⑤①②③⑥④⑦c.⑤②①③④⑥⑦d.⑤③②①⑥④⑦
问题2:按所选顺序操作时,步骤④的离子方程式是H++OH-=H2O、2H++CO32-=H2O+CO2↑.
问题3:由海水到氯化钠晶体的实验过程中要用到的主要装置是CD(从给定的四种装置中选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氮元素可形成氢化物、卤化物、氮化物、叠氮化物和配合物等多种化合物.
(1)肼(N2H4)可用作火箭燃料,其原理是:N2O4(l)+2N2H4(l)=3N2(g)+4H2O(g),若反应中有4mol N-H键断裂,则形成的π键有3mol.
(2)F2和过量NH3在铜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NF3,NF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3)铁和氨气在640℃可发生置换反应,产物之一的晶胞结构见图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Fe+2NH3$\frac{\underline{\;640℃\;}}{\;}$2Fe4N+3H2

(4)叠氮化钠(NaN3)分解反应为:2NaN3(s)═2Na(l)+3N2(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c(填序号).
a.常温下,N2很稳定,是因为N的电负性大
b.钠晶胞结构见图2,每个晶胞含有2个钠原子
c.第一电离能(I1):N>O>P>S
d.NaN3与KN3结构类似,晶格能:NaN3<KN3
(5)配合物Y的结构见图3,Y中含有abcd(填序号);
a.极性共价键    b.非极性共价键    c.配位键    d.氢键
Y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sp3、sp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物质能够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  )
①熔融的氯化钠  
②硝酸钾溶液  
③硫酸铜晶体  
④无水乙醇.
A.B.①②C.①②③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将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投入加有酚酞的100mL蒸馏水中,则(  )
A.溶液变蓝B.Na浮在水面上并熔化成小球
C.Na在水面上游动D.有H2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