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除③外 | B. | 除①④外 | C. | 除②③⑤外 | D. | 除②外 |
分析 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碳酸钠或碳酸氢钠.
②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只生成氯化钠.
③钠与氧气反应常温生成氧化钠,加热生成过氧化钠.
④碳和氧气能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
⑤氯化铝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
解答 解:①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不足量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当二氧化碳过量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故正确.
②NaHCO3溶液与盐酸混合,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二氧化碳、水,故错误.
③钠与氧气反应常温生成氧化钠,加热生成过氧化钠,是因为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不是因为反应物的量不同而生成不同产物,故错误.
④当氧气不足时,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当氧气过量时,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正确.
⑤AlCl3溶液与氨水混合,铝离子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与氯化铝和氨水的量无关,故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与量的关系,难度不大,注意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氢氧化铝能溶于强碱但不能溶于弱碱.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只有①④ | B. | 只有②③ | C. | 只有③④ | D. | 全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步骤及现象 |
A | 检验亚硫酸钠试样是否变质 | 试样$\stackrel{溶解}{→}$$\stackrel{硝酸钡溶液}{→}$白色沉淀$\stackrel{稀硝酸}{→}$沉淀不溶 |
B | 检验某盐是否为铵盐 | 试样$\stackrel{加热}{→}$是否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
C | 证明酸性条件下H2O2的氧化性比I2强 | NaI溶液$\stackrel{30%H_{2}O_{2}溶液}{→}$$\stackrel{稀硝酸及淀粉}{→}$溶液变蓝色 |
D | 除去氯化钠晶体中少量硝酸钾 | 试样$\stackrel{加适量水溶液}{→}$$\stackrel{蒸发到剩少量液体}{→}$$\stackrel{趁热过滤}{→}$$\stackrel{洗涤晶体}{→}$重结晶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等疾病 | |
B. | 任何条件下,铝不与浓硫酸、浓硝酸反应,因此浓硫酸、浓硝酸可储存于铝制的容器中 | |
C. | 明矾溶于水会产生氢氧化铝胶体,故可用作净水剂 | |
D. | 铜盐能杀死某些细菌,并能抑制藻类生长,因此游泳场馆常用硫酸铜作池水消毒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装置图 | 负极反应式:Fe-2e-=Fe2+; 正极反应式:2Fe3++2e-=2Fe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3 mol NF3与水完全反应生成HNO3和NO,转移电子数为2NA | |
B. | 4.4 g14CO2含中子数为2.4NA | |
C. | 标准状况下,2.24 L Cl2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 | |
D. | 常温常压下,1.7 g 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