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 = -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 = 2×(-57.3)kJ·mol-1
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 ΔH = 2×283.0 kJ·mol-1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0.2 mol某烃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化合物B、C各1.2 mol。试回答:
(1)烃A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若取一定量的烃A完全燃烧后,生成B、C各3 mol,则有________g烃A参加了反应,燃烧时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________L。
(3)若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烃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加成,其加成产物经测定分子中含有4个甲基,烃A可能有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烃A少2个碳原子的同系物有________种同分异构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蒽()与苯炔(
)反应生成化合物X(立体对称图形),如下图所示:
(1)蒽与X都属于________。
a.环烃 b.烃 c.不饱和烃
(2)苯炔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苯炔不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
a.能溶于水 b.能发生氧化反应
c.能发生加成反应 d.常温常压下为气体
(3)下列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
(4)下列物质中,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取代反应,同时能使溴水因加成反应而褪色,还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过滤时,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处
B.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
C.加热试管内物质时,试管底部与酒精灯灯芯接触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3H6O2, 其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A.CH3COOCH3
B.HCOOC2H5
C.CH3CH(OH)CHO
D.CH3COC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花青苷是引起花果呈现颜色的一种花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它的主要结构在不同pH条件下有
以下存在形式:
下列有关花青苷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花青苷可作为一种酸碱指示剂 B.I和II中均含有二个苯环
C.I和II中除了葡萄糖基中碳原子外,其它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D.I和II均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聚苯乙烯可用于制备高频绝缘材料,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如下图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苯乙烯合成这种高聚物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C→D的反应类型是 。
(3)C可能的结构简式有 。
(4)H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
a. 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 1 mol H最多能与3 mol NaOH反应;
c. 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
(5)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国研制的长征捆绑式火箭在第一、二级发动机中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为液体燃料。
⑴已知偏二甲肼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其中含碳40%,含氢13.33%,其余为氮。则偏二甲肼的分子式为______;30g偏二甲肼中所含的氢原子数与标准状况下 L CH4中所含的氢原子数相等。
⑵N2O4的摩尔质量是 ,等质量的N2O4和NO2中所含的原子数之比为 。
⑶在发动机中物质的量之比为1∶2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2、H2O、N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小组进行Na2SO3的性质实验探究。
在白色点滴板的a、b、c三个凹槽中滴有Na2SO3溶液,再分别滴加下图所示的试剂:
实验现象如下表:
编号 | 实验现象 |
a | 溴水褪色 |
b | 产生淡黄色沉淀 |
c |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褪去 |
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1)a中实验现象证明Na2SO3具有________性。
(2)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应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c中现象(用化学用语及简单文字表述)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