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已知反应:A(g)+2B(g)?C(s)+D(?)△H<0,将A和B按下图比例充入一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经20s达到平衡,A、B物质浓度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投料到20s时达到平衡,v(A)的反应速率为0.02mol•L-1•s-1
B.若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250,说明D的状态为气态
C.降低温度,有利于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和提高反应的转化率
D.若D是固体且保持平衡的温度和压强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3mol的B,则此时v<v

分析 从图中可知:2条曲线浓度的变化分别是0.3mol/L减少到0.1 mol/L,从0.6mol/L减少到0.2mol/L,改变量为1:2,浓度改变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所以对于反应A(g)+2B(g)?C(s)+D(?)△H<0来说,反应物A初始浓度是0.3mol/L,B的初始浓度是0.6 mol/L,
达平衡时,△c(A)=0.2mol/L,△c(B)=0.4mol/L,c(A)=0.1mol/L,c(B)=0.2mol/L,容器体积为10L,n(A)=1mol,n(B)=2mol,据此分析,
A.浓度保持不变时达到平衡,再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等于单位时间内物质浓度的变化量来计算;
B.化学平衡常数=$\frac{生成物平衡浓度系数次幂的乘积}{反应物平衡浓度系数次幂的乘积}$来计算,固体不列入,再进行判断;
C.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化学平衡向着放热方向进行;
D.若D是固体且保持平衡的温度和压强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3molB,K不变,用浓度熵判断.

解答 解:A.从反应开始至20s,反应物的浓度保持不变,达到平衡状态,v(A)=$\frac{△c(A)}{△t}$=$\frac{0.2mol/L}{20s}$=0.01mol/(L•s),故A错误;
B.当D为气态,平衡常数K=$\frac{{c}_{平}(D)}{{c}_{平}(A){{c}_{平}}^{2}(B)}$,c(A)=0.1mol/L,c(B)=0.2mol/L,c(D)=△c(A)=0.2mol/L,K=$\frac{0.2}{0.1×0.{2}^{2}}$=50,而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250,说明D不是气体,故B错误;
C.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化学平衡向着放热方向进行,即正方向移动,转化率得到提高,故C错误;
D.若D是固体且保持平衡的温度和压强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平衡常数K=$\frac{1}{{c}_{平}(A){{c}_{平}}^{2}(B)}$=$\frac{1}{0.1×0.{2}^{2}}$=250,平衡时n(A)=1mol,n(B)=2mol,再向容器中充入3mol的B,物质的量加倍,保持压强不变,容器体积加倍,A的浓度减半变为0.05mol/L,B的浓度变为(2mol+3mol)÷20L=0.25mol/L,Qc=$\frac{1}{0.05×0.2{5}^{2}}$=320>K=250,则平衡将要向逆方向移动,此时v<v,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是一道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的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D选项用浓度熵来判断平衡的移动,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工业上由氯气与消石灰反应制备漂粉精,其化学式可以用xCa(ClO)2•yCaCl2•zCa(OH)2(x、y、z为简单整数)来表示.某兴趣小组同学对漂粉精进行定性、定量探究如下:
(1)证明漂粉精中含有CaCl2
①向漂粉精固体中滴加足量浓硫酸,观察到黄绿色气体生成.写出生成黄绿色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a(C1O)2+CaCl2+4H2SO4(浓)=2Ca(HSO42+2C12↑+2H2O(或Ca(C1O)2+CaCl2+2H2SO4(浓)=2CaSO4+2C12↑+2H2O).
②将生成的黄绿色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碱石灰,碱石灰增重,并收集到无色气体.推测生成气体中除Cl2,还含有HCl、O2(填化学式)
(2)证明漂粉精中含有Ca(OH)2[已知电离常数:K1(H2CO3)>K(HClO)>K2(H2CO3)]
①将少量漂粉精溶于水后,测定其pH值为12.3.采用的测定方法可能是c(填序号).
a.使用广泛pH试纸                   b.使用精密pH试纸
c.使用pH计                         d.以酚酞为指示剂进行酸碱中和滴定
②下列探究步骤的设计中,对证明该结论无意义的是a(填序号).
a.向漂粉精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测定溶液的pH值变化
b.向漂粉精溶液中加入适量碳酸氢钠固体,测定溶液pH值变化
c.向漂粉精溶液中加入适量亚硫酸钠固体,测定溶液pH值变化
(3)测定漂粉精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实验原理:ClO-+2I-+2H+→Cl-+I2+H2O;I2+2S2O32-→2I-+S4O62-
实验步骤:
i.称取6.192g漂粉精固体,溶解,配成200mL溶液;
ii.量取该溶液5.00mL于锥形瓶,加入过量KI溶液、酸化,并加入指示剂;
iii.用0.100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始末读数;
iv.重复ii、iii操作,记录始末读数.
①该实验中要使用的定量仪器有滴定管、250mL容量瓶(写名称).
②步骤ii中加入的指示剂为淀粉(写名称),当观察到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且半分钟内不变化时,达到滴定终点.
③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1234
消耗Na2S2O3体积/mL26.9026.5527.0026.95
若理论上滴定时消耗标准溶液27.00mL,则相对误差为-0.18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某有机化合物,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相对分子质量为74,完全燃烧时产生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它的分子式可能为(  )
A.C4H10OB.C4H4O2C.C3H6O2D.C4H8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环形玻璃搅拌棒,仍存在的缺陷是大小烧杯间未用碎纸条填满,大小烧杯杯口未平.
(2)若将NaOH溶液改为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氨水,测得中和热为△H1,则△H1与△H的关系为:△H1>△H(填“<”、“>”或“=”).
(3)写出该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kJ/mol):NaOH(aq)+1/2H2SO4(aq)=l/2Na2SO4(aq)+H2O(aq)AH=-57.3kJ•mol-1
(4)取50mL NaOH溶液和30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装置已做改进.实验数据如表.
 起始温度/℃终止温度/℃温度差/℃
H2SO4NaOH平均值
125.525.025.2528.53.25
224.524.224.3527.63.25
325.024.524.7526.51.75
又已知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近似为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中和热△H=-43.5kJ.mol-1(取小数点后一位).
(5)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acd.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H2SO4溶液倒入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未清洗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e.实验当天气温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主族
周期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族
2
3
4
(1)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HClO4,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2)最高价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的元素是Al;写出它的氧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2O3+2OH-=2AlO2-+H2O.
(3)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④与⑥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4)表示①与⑦的化合物的电子式,该化合物是由极性(填“极性”“非极性”)键形成的.
(5)③、⑥、⑦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2->Cl->O2-(要求用离子符号表示).
(6)元素③的氢化物常温下和元素⑦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O+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每个编号表示一种元素,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④的符号是Si;
(2)⑤和⑥两种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⑤<⑥(填“>”或“<”);
(3)①和②两种元素金属性强弱关系:①>②(填“>”或“<”);
(4)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元素③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2Al+2H2O=2NaAlO2+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下面是18×7的格子,按要求作答
AHe
GCD
BEFIH
FeCu
(1)用封闭的实线绘出元素周期表的轮廓,注意:不得使用铅笔作图.
(2)C元素的一种中子数为10的同位素的原子符号为818O,C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C、D、E、F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顺序是Al3+<Mg2+<F-<O2-.(填写离子符号 )
(3)A、G、C中的2种或3种元素能形成18个电子的分子N2H4、H2O2(填化学式),其中A、G也能形成GA5的离子化合物(填电子式).
(4)请分别用1个离子方程式说明B和F的金属性强弱:Al3++3OH-=Al(OH)3↓或Al(OH)3+OH-=AlO2-+2H2O,C和D的非金属性强弱2F2+2H2O=4HF+O2
(5)Fe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VIII族,请运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验证Cu2+、Fe3+氧化性的强弱.写出总反应式:2 Fe3++Cu=2Fe2++Cu2+负极电极反应式:Cu-2e-=Cu2+,并在方框内画出实验装置图,并标注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镀锌薄铁板(假设只含Fe和Zn)中锌的质量分数ω(Zn),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去)进行实验,通过测定产生H2的体积计算ω(Zn).已知:①锌易溶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为Zn+2NaOH═Na2ZnO2+H2↑.②所用的镀锌薄铁板均为m1g.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组装仪器后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操作方法是连接好装置,关闭弹簧夹,从量气管注水,若观察到量气管中液面与左边液面形成高度差,一段时间后,两边高度差不变,说明该量气装置气密性良好.
(2)实验中所用的分液漏斗上下连通的导管a的作用是使分液漏斗和锥形瓶内气压相同,氢氧化钠溶液能顺利滴下.
(3)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读数时应注意的两个主要问题是:①上下移动c,使干燥管和c中液面相平②视线与c中凹液面相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
①酸性:HClO4>HBrO4>HIO4
②碱性:Ba(OH)2>Ca(OH)2>Mg(OH)2
③还原性:Br->Cl->F-
④稳定性:HCl>H2S>PH3
A.都正确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