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化合物A是石油化工的一种重要原料,其年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用A和水煤气为原料经下列途径合成化合物D(分子式为C3H6O3).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名称:丙醛;D的结构简式:CH2(OH)CH(OH)CHO.
(2)反应②、⑤的反应类型依次为取代反应、氧化反应.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CH3CHBrCHO+NaOHCH2=CHCHO+NaBr+H2O.
(4)反应④的目的是保护醛基,防止反应⑤时被高锰酸钾碱性溶液氧化.
化合物M是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它最早发现于酸牛奶中,是人体内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M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加热,既可生成能使溴水褪色的化合物E(C3H4O2),又可生成六原子环状化合物F(C6H8O4).
(5)写出E的结构简式:CH2═CHCOOH; M→E的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
(6)写出M→F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 由反应②B+Br2→CH3CHBrCHO可知,该反应为取代反应,故B为CH3CH2CHO,由反应①可知,A为CH2=CH2,由反应③CH3CHBrCHOC,该反应为类似卤代烃的消去反应,故C为CH2=CHCHO,反应⑤在高锰酸钾碱性溶液氧化C=C双键,引入2个-OH,反应④的作用是保护醛基,防止反应⑤时被高锰酸钾碱性溶液氧化,由信息可知,反应⑥为醚键发生水解反应,重新生成醛基-CHO,故D为CH2(OH)CH(OH)CHO,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由反应②B+Br2→CH3CHBrCHO可知,该反应为取代反应,故B为CH3CH2CHO,由反应①可知,A为CH2=CH2,由反应③CH3CHBrCHOC,该反应为类似卤代烃的消去反应,故C为CH2=CHCHO,反应⑤在高锰酸钾碱性溶液氧化C=C双键,引入2个-OH,反应④的作用是保护醛基,防止反应⑤时被高锰酸钾碱性溶液氧化,由信息可知,反应⑥为醚键发生水解反应,重新生成醛基-CHO,故D为CH2(OH)CH(OH)CHO,
(1)由以上分析可知B为CH3CH2CHO,为丙醛,D为CH2(OH)CH(OH)CHO,故答案为:丙醛;CH2(OH)CH(OH)CHO;
(2)反应②是CH3CHBrCHO一定条件下与溴发生取代反应,反应⑤在高锰酸钾碱性溶液氧化C=C双键,引入2个-OH,故答案为:取代反应;氧化反应;
(3)反应③是CH3CHBrCHO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2=CHCHO,反应方程式为:CH3CHBrCHO+NaOHCH2=CHCHO+NaBr+H2O;
故答案为:CH3CHBrCHO+NaOHCH2=CHCHO+NaBr+H2O;
(4)反应⑤在高锰酸钾碱性溶液氧化C=C双键,引入2个-OH,反应④的作用是保护醛基,防止反应⑤时被高锰酸钾碱性溶液氧化;
故答案为:保护醛基,防止反应⑤时被高锰酸钾碱性溶液氧化;
(5)化合物M是CH2(OH)CH(OH)CHO的一种同分异构体,M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加热,既可以生成能使溴水褪色的化合物E(C3H4O2),又可以生成六原子环状化合物F(C6H8O4),故M中含有羟基-OH,羧基-COOH,它最早发现于酸牛奶中,是人体内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故M为CH3CH(OH)COOH,E为CH2═CHCOOH,F为,M→E的反应方程式为:CH3CH(OH)COOH$→_{△}^{浓硫酸}$CH2=CHCOOH+H2O,为消去反应,
故答案为:CH2═CHCOOH;消去反应;
(6)M→F的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推断与合成,是对有机化合物知识的综合考查,有机推断几乎是高考不变的一个题型,每年高考中必考,根据转化关系推断B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能较好的考查考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写出下列各有机物的分子式或结构简式.
(1)分子内含8个碳原子的烷烃的分子式C8H18
(2)分子内含12个氢原子的烯烃的分子式C6H12
(3)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其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该芳烃的结构简式
(4)式量最小的多元醇的结构简式CH2OHCHOHCH2OH
(5)TNT炸药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质硅常用作半导体材料
B.硅酸钠是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C.二氧化硅是制备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
D.硅酸可由二氧化硅与水直接反应制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室内甲醛污染已被列入对公众健康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之一.市面上有一种光催化涂料,能够起到降低室内甲醛含量的作用.某化学兴趣小组想要通过此涂料来进行甲醛的光催化氧化反应,并测定被氧化的甲醛的量.设计实验装置如下:

实验时先开启紫外灯,缓缓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关闭紫外灯,再继续通入一会儿空气,向B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5.91g.
(1)甲醛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用它制取酚醛树脂的化学方程式为,福尔马林是甲醛含量37%的水溶液,它的一个用途是浸制生物标本.
(2)上图装置A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防止对产物检验测定造成干扰),恒温水浴的目的是使混合气中甲醛含量稳定.
(3)硬质玻璃管中,甲醛在光催化氧化条件下的反应方程式:HCHO+O2$→_{紫外光}^{催化剂}$CO2+H2O.
(4)计算被氧化的甲醛的物质的量为0.03mol.
(5)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会儿空气的目的是将残留在装置中的CO2排出,被NaOH吸收,减小误差.
(6)甲同学认为,反应过程中部分甲醛可能被氧化为甲酸.为验证其存在,甲同学取B中溶液,分别选用下表试剂进行检验.但乙同学认为试剂选择均不合理,他的理由是:
甲同学选择的试剂乙同学认为不合理的理由
紫色石蕊试液
新制氢氧化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相同条件下,同质量的X、Y两种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B,则:
(1)X与Y的体积比为B:A,分子个数比为B:A,密度比为A:B.
(2)相同条件下的X、Y两种气体体积相同,则X与Y的质量之比为A:B,物质的量之比为1:1.
(3)标准状况下的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8.96L,其质量为7.60g,则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9g/mol;混合气体中甲烷的体积为6.72L;一氧化碳的质量为2.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把含有氧化铁的铁丝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直到固体全部溶解.经分析,溶液中无Fe3+,且生成的Fe2+与反应产生的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铁与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2B.2:5C.3:2D.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精制氯化钾在工业上可用于制备各种含钾的化合物.
完成下列填空:
(1)工业氯化钾中含有Fe3+、SO42-、Br-等杂质离子,可按如下步骤进行精制,完成各步内容.
①溶解;②加入试剂至Fe3+、SO42-沉淀完全,煮沸;③过滤;④加入盐酸调节pH;⑤通入足量的Cl2(除Br-);⑥蒸干灼烧.
步骤②中,依次加入的沉淀剂是NH3•H2O、BaCl2、K2CO3
证明Fe3+已沉淀完全的操作是取样,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
(2)有人尝试用工业制纯碱原理来制备K2CO3.他向饱和KCl溶液中依次通入足量的NH3和CO2两种气体,充分反应后有白色晶体析出.将得到的白色晶体洗涤后灼烧,结果无任何固体残留,且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写出生成白色晶体的化学方程式:NH3+CO2+H2O=NH4HCO3↓.
分析该方法得不到K2CO3的原因可能是KHCO3溶解度较大(大于NH4HCO3),无法从溶液中析出.
(3)用氯化钾制备氢氧化钾的常用方法是离子交换膜电解法.氢氧化钾在阴极区产生.为了避免两极产物间发生副反应,位于电解槽中间的离子交换膜应阻止阴(填“阴”、“阳”或“所有”)离子通过.
(4)科学家最近开发了一种用氯化钾制氢氧化钾的方法.其反应可分为5步(若干步已合并,条件均省略).请写出第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①、②步(合并):2KCl+4HNO3→2KNO3+Cl2+2NO2+2H2O
第③、④步(合并):4KNO3+2H2O→4KOH+4NO2+O2
第⑤步:4NO2+O2+2H2O→4HNO3
总反应:4KCl+O2+2H2O→4KOH+2Cl2与电解法相比,该方法的优势可能是能耗低(节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碘钟”实验中,3I-(aq)+S2O82-(aq)?I3-(aq)+2SO42- (aq)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3-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进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c(I-)/mol•L-10.0400.0800.0800.1600.160
c( S2O82-)/mol•L-10.0400.0400.0800.0800.040
t/s88442211t1
(1)写出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I}_{3}}^{-})•{c}^{2}(S{{O}_{4}}^{2-})}{{c}^{3}({I}^{-})•c({S}_{2}{{O}_{8}}^{2-})}$.
(2)反应中发生反应的I-与被氧化的I-的物质的量比为3:2.
(3)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I-、S2O82-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显色时间t1=22s;若c(I-)=0.64mol/L,c(S2O82-)=0.02mol/L,请估算该反应显色的时间应为11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当温度迅速上升后,可观察到试管中溴水褪色,烧瓶中浓硫酸与乙醇的混合液体变为棕黑色,并有下列副反应:C+2H2SO4(浓)$\frac{\underline{\;\;△\;\;}}{\;}$CO2↑+2SO2↑+2H2O  发生.

(1)写出该实验中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_{170℃}^{浓硫酸}$H2O+CH2=CH2↑.
(2)甲同学认为:考虑到该混合液体反应的复杂性,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其理由正确的是BC.(填序号)
A、乙烯与溴水易发生取代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
(3)乙同学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在I和II之增加如右图2装置,A中的试剂为NaOH溶液,其作用是吸收SO2;B中的试剂为.为验证乙烯与溴水易发生的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若发生取代反应必然生成HBr使溶液酸性增强,pH变小,若发生加成反应,水溶液PH将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