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氟化氮(NF3)是一种新型电子材料,它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的产物有:HF、NO和HNO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NF3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B.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若反应中生成0.2 mol HNO3,则反应共转移0.2 mol e-
D. NF3在潮湿空气中泄漏会产生白雾、红棕色气体等现象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B2 B3
【答案解析】D 解析:三氟化氮(NF3)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的产物有:HF、NO和HNO3方程式为:3NF3+5H2O=9HF+2NO+HNO3,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分别降为+2价,升为+5价,A、反应中NF3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H2O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A错误;B、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B错误;C、若反应中生成0.2 mol HNO3,则反应共转移0.4mol e-,故C错误;D、NF3在潮湿空气中泄漏由于有硝酸生成会产生白雾,一氧化氮遇到空气被氧化成红棕色气体,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按照题目提示写出反应方程式是解答的关键。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酸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K+、MnO、SO
B.K+、NH
、NO
、I
C.Mg2+、K+、CO、NO
D.Fe3+、Ag+、NO
、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碘化钠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分析试剂,工业上用铁屑还原法制备NaI的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反应①中碘是否反应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
(3)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②中NaIO3被Fe单质还原为NaI,同时生成Fe(OH)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反应中若有99 g NaIO3被还原,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
B.等质量的葡萄糖和淀粉燃烧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C.用溴水可鉴别乙醇、环已烯和甲苯
D.分别用乙烷和乙烯制备氯乙烷的反应类型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甲、乙、丙、丁各装置中发生的反应,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负极反应式为2H++2e - =H2↑ B.乙中电解一段时间,溶液的质量会增重
C.丙中H+向碳棒方向移动 D.丁中电解开始时阴极产生黄绿色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 B(g) 2 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30min时降低温度,40min时升高温度
B.30min时,向容器内再充入一定量的C,重新达到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不变
C.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8min前,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 mol·L-1·mi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机物G俗称PLA,在生产、生活用途前景广泛。它可由化合物A经过下列一系列反应制得,A中碳的质量分数为85.7%。
(已知含有醛基的有机物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以及银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化合物F中所含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化合物H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在①—⑦的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3)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E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②能与银氨溶液反应
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括号中注明的方法分离下列各组混合物,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氮气和氧气(液化蒸馏) B.食盐中的沙砾(溶解过滤)
C.氢氧化铁胶体和水(过滤) D.花生油和水(分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