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有机物的种类繁多,但其命名是有规则的.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A.         
2-甲基-3-丁炔
B.  
3-甲基丁烯
C.   
2-甲基丁烷
D.    
二氯乙烷

分析 A、炔烃命名,应选取含有三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离三键最近的一端命名为1号碳;
B、烯烃命名应注明双键的位置;
C、有机物最长碳链含有4个C,主链为丁烷,在2号C含有1个甲基;
D、氯代烃命名中应注明卤素原子的位置.

解答 解:A、炔烃命名,应选取含有三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离三键最近的一端命名为1号碳,故正确命名为3-甲基-1-丁炔,故A错误;
B、烯烃命名应选取含有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离双键最近的一端命名为1号碳,且命名中注明双键的位置,故的正确命名为3-甲基-1-丁烯,故B错误;
C、有机物最长碳链含有4个C,主链为丁烷,在2号C含有1个甲基,该有机物命名为:2-甲基丁烷,故C正确;
D、CH2Cl-CH2Cl 二氯乙烷,该命名没有指出氯原子的位置,该有机物正确命名为1,2-二氯乙烷,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命名判断,题目难度中等,该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检验和训练,关键是明确有机物的命名原则,然后结合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L1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L CHCl3的分子数为0.1NA
C.1L0.1mol•L-1的氨水中有0.1NA个N原子
D.标准状况下,0.1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偏二甲肼是运载火箭的主体燃料.C2H8N2物质中含碳碳单键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
A.2种B.3种C.4种D.5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小组以废铁屑、稀硫酸、饱和(NH42 SO4溶液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和操作后,合成了浅蓝绿色晶体X,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Ⅰ.结晶水的测定:称取7.84g浅蓝绿晶体,加热至100℃失去结晶水,冷却至室温后,称重,质量为5.68g.
Ⅱ.NH${\;}_{4}^{+}$的测定:将上述5.68g固体置于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NaOH溶液,通入氦气,用40.00mLlmol•L-1的硫酸溶液吸收产生氨气.蒸氨结束后取下按收瓶,用2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硫酸.到终点时消耗20.00mLNaOH溶液.
Ⅲ.铁元素的测定:将上述实验结束后三颈瓶中的溶液全部倒入锥形瓶中,向其中加入适量3%H2O2的溶液,充分振荡后滤出沉淀,洗净、干燥、灼烧后;测得其质量为1.6g.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Ⅰ中,不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AD(填正确答案标号)
A.烧杯    B.托盘天平    C.坩埚     D.蒸发皿
E.酒精灯    F.干燥器    
(2)在实验Ⅱ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氨全部蒸出.
(3)在实验Ⅱ中,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硫酸时,应使用碱式滴定管;使用的最佳指示剂为甲基橙(选填“酚酞”或“甲基橙”)
(4)在实验中,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入1-2滴稀硝酸,再滴入硝酸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沉淀已经洗净.
(5)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该浅蓝绿晶体的化学式为FeSO4•(NH42 SO4•6H2O 或(NH42Fe(SO42•6H2O.三颈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H4++Fe2++4OH-=Fe(OH)2↓+2NH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N、Cu、H、O、S、Mg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1)Mg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IIA族;N与O的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个数比为
3:2;Cu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2)用“>”或“<”填空:
碱性:
Mg (OH)2> Cu(OH)2
第一电离能:O< N熔点:
MgS< MgO
稳定性:
H2S< H2O
(3)Mg在空气中燃烧可微量生产氮化镁(Mg3N2),Mg3N2(S)溶于足量的稀硫酸可得到两种正盐,在25℃、101kPa下,已知该反应每消耗1mol H2SO4放热a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Mg3N2(S)+4H2SO4(aq)=3MgSO4(aq)+(NH42SO4(aq)△H=-4akJ/mol.
(4)工业上采取加热条件下用氨气还原氧化铜制取铜,同时得到两种无污染的气体(或蒸汽).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120℃时,2体积某烃和8体积O2混合,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体积不变,该分子式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不可能是(  )
A.1B.2C.3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蒽(与苯炔()反应生成化合物X(立体对称图形),如图所示:

(1)蒽与X都属于ac(填选项,下同).
A.环烃         B.烷烃         C.芳香烃
(2)苯炔的分子式为C6H4,苯炔不具有的性质是ad.
A.能溶于水  B.能发生氧化反应
C.能发生加成反应  D.常温常压下为气体
(3)1866年凯库勒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性质,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它不能解释下列AD事实.
A.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B.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  
 D.邻二溴苯只有一种
现代化学认为苯分子碳碳之间的键是大π键.
(4)下列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D.

(5)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取代反应,同时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常温下,向1L pH=10的 NaOH溶液中持续通入CO2.通入的CO2的体积(V)与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离子浓度(φ)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10-10mol/L
B.b点溶液中:c(H+)=1×10-7mol/L
C.c点溶液中:c(Na+)>c(CO32-)>c(HCO3-
D.d点溶液中:c(Na+)=2c(CO32-)+c(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某气态烃0.5mol能与1mol HCl完全加成,加成后产物分子中的氢原子又可被3mol Cl2完全取代,则此气态烃可能是(  )
A.CH3C≡CCH3B.CH2=CH2C.CH≡CCH3D.CH2=CH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