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安全气囊是行车安全的重要设施.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粉末进行研究.经实验分析,确定该粉末是一种混合物且只含Na、Fe、N、O四种元素.
(1)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Na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中三种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
(2)水溶性实验表明,安全气囊中固体粉末部分溶解.不溶物为一种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已知该不溶物能发生铝热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氮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该盐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其水溶液显    性(填“酸”、“碱”或“中”),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答案】分析:(1)主族元素周期数=电子层数、主族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Na元素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有3个电子层,由里到外各层电子数依次为2、8、1;
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
(2)不溶物为一种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该不溶物能发生铝热反应,则红棕色不溶物为氧化铁,氧化铁与铝发生铝热反应生成氧化铝与铁;
(3)氮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该盐为NH4NO3,含有离子键、共价键;
其水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破坏水的电离平衡,溶液呈酸性.
解答:解:(1)氧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处于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ⅥA族;
Na元素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有3个电子层,由里到外各层电子数依次为2、8、1,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N3-、O2-、Na+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N3->O2->Na+
故答案为:第二周期第ⅥA族;;N3->O2->Na+
(2)不溶物为一种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该不溶物能发生铝热反应,则红棕色不溶物为氧化铁,氧化铁与铝发生铝热反应生成氧化铝与铁,反应方程式为:2Al+Fe2O3Al2O3+2Fe,
故答案为:2Al+Fe2O3Al2O3+2Fe;
(3)氮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该盐为NH4NO3,含有离子键、共价键;
其水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NH4++H2O?NH3?H2O+H+,破坏水的电离平衡,溶液呈酸性,
故答案为:离子键、共价键;酸;NH4++H2O?NH3?H2O+H+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性质关系、离子半径半径、铝热反应、盐类水解、化学键等,难度不大,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吉安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题 题型:058

汽车安全气囊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固体粉末进行实验.经组成分析,确定该粉末仅Na、Fe、N、O四种元素.水溶性试验表明,固体粉末部分溶解.经检测,可溶物为化合物甲;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

取13.0 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 L.单质乙就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另一种单质.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丙的电子式为________

(2)

若丙在空气中转化为碳酸氢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

单质乙与红棕色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的作用是________

(4)

以下物质中,有可能作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替代品的是________

A.

KCl

B.

KNO3

C.

Na2S

D.

Cu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洗车安全气囊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粉末进行实验。经组成分析,确定该粉末仅Na、Fe、N、O四种元素。水溶性试验表明,固体粉末部分溶解。经检测,可溶物为化合物甲;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

取13.0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善下的体积为6.72L。单质就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另和一种单质。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方程式为            ,丙的电子式为           

(2)若丙在空气中转化为碳酸氢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单质乙与红棕色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的作用是           

(4)以下物质中,有可能作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替代品的是           

A. KCl       B. KNO3      C. Na2S      D. CuO

(5)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后生成可溶性盐的成分(不考虑结晶水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2分)汽车安全气囊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固体粉末进行实验。经组成分析,确定该粉末仅Na、Fe、N、O四种元素。水溶性试验表明,固体粉末部分溶解。经检测,可溶物为化合物甲;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取13.0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单质乙就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另一种单质。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为            ,丙的电子式为           

(2)若丙在空气中转化为碳酸氢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单质乙与红棕色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的作用是                    

(4)以下物质中,有可能作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替代品的是           

  A.KCl       B. KNO3     C. Na2S      D. Cu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0年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题 题型:填空题

(12分)汽车安全气囊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固体粉末进行实验。经组成分析,确定该粉末仅Na、Fe、N、O四种元素。水溶性试验表明,固体粉末部分溶解。经检测,可溶物为化合物甲;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取13.0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单质乙就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另一种单质。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为           ,丙的电子式为           
(2)若丙在空气中转化为碳酸氢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单质乙与红棕色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的作用是                    
(4)以下物质中,有可能作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替代品的是           

A.KClB. KNO3C.Na2SD.Cu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0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题 题型:填空题

(12分)汽车安全气囊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固体粉末进行实验。经组成分析,确定该粉末仅Na、Fe、N、O四种元素。水溶性试验表明,固体粉末部分溶解。经检测,可溶物为化合物甲;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取13.0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单质乙就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另一种单质。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为            ,丙的电子式为           

(2)若丙在空气中转化为碳酸氢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单质乙与红棕色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的作用是                     

(4)以下物质中,有可能作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替代品的是           

  A. KCl       B. KNO3      C. Na2S      D. Cu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