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09?南汇区模拟)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析:A、先根据溶质的质量守恒计算溶液的质量,再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溶质的质量,根据N=nNA 计算钠离子数.
B、根据增重值与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计算.
C、偏铝酸钠是强碱弱酸盐能水解.
D、每个CnH2n+2中共用电子对数目为3n+1,再根据N=(3n+1)
m
M
NA
计算.
解答:解:A、设溶液的质量为xg,根据溶质的质量守恒,得10%x=(x-100)20%,所以x=2 00,溶质的质量为200×10%=20g,
N(Na+)=n(Na+)NA=n(NaOH)NA=
20g
40g/mol
NA=0.5NA,故A错误.
B、2CO2+2Na2O2=2Na2CO3+O2 ,△m为2Na2CO3-2Na2O2=2CO,转移电子为2,
设转移电子x个,转移电子与增加的质量关系为
2CO2+2Na2O2=2Na2CO3+O2 ,△m   转移电子
                       56g     2 NA
                        bg      x
x=
2bNA
56

故B错误.
C、偏铝酸钠是强碱弱酸盐能水解,所以AlO2-离子的数目小于0.25NA个,故C错误.
D、每个CnH2n+2中共用电子对数目为3n+1,共用电子对数=(3n+1)
m
M
NA
=(3n+1)
a
14n+2
NA
个,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化合物CnH2n+2中每个分子的共用电子对数的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9?南汇区模拟)下列有关化学键与晶体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9?南汇区模拟)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①用带橡皮塞的棕色试剂瓶存放浓硫酸;②将0.1mol/L的NaOH溶液与0.5mol/L的Cu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制得氢氧化铜浊液,用于检验醛基;③实验室制硝基苯要把温度计插在烧杯热水的中部;④可用FeCl3溶液除去试管内难以刷去的铜迹;⑤欲测某溶液的pH,需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再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⑥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⑦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上缘与蒸馏烧瓶支管口下缘相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9?南汇区模拟)氧化二氯是棕黄色刺激性气体,熔点:-116℃,沸点3.8℃.氧化二氯不稳定,接触一般有机物易爆炸;它易溶于水(1:100),同时反应生成次氯酸溶液;制备出之后要冷却成固态以便操作和贮存.制备少量Cl2O,是用干燥的氯气和HgO反应(还生成HgO?HgCl2).装置示意如图(铁架台和夹持仪器已略去).

(1)A中盛有的深色固体试剂a是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
,分液漏斗中试剂b是
浓盐酸
浓盐酸

(2)B中盛有液体c是
饱和食盐水
饱和食盐水
,C中的液体d是
浓硫酸
浓硫酸

(3)D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gO+2Cl2=Cl2O+HgO?HgCl2
2HgO+2Cl2=Cl2O+HgO?HgCl2

(4)E中的保温瓶中盛有致冷剂,它应是
液态空气
液态空气
(在干冰、冰水、液态空气中选择),在E的内管得到的氧化二氯中可能含有杂质是
液氯
液氯

(5)装置A、B、C间的连接方式与D、E间的连接方式有明显的区别,这区别是
A、B、C间用乳胶管连接,D、E间不能乳胶管连接
A、B、C间用乳胶管连接,D、E间不能乳胶管连接
,用这些不同的连接方式的主要理由是
Cl2O遇有机物易爆炸
Cl2O遇有机物易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9?南汇区模拟)向100mLBaCl2、AlCl3和FeCl3的混合溶液A中,逐滴加入Na2SO4和NaOH的混合溶液B,产生的沉淀和加入溶液B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1)当加入B溶液110mL时,溶液中的沉淀是
BaSO4、Fe(OH)3
BaSO4、Fe(OH)3
(填化学式).
(2)溶液B中Na2SO4与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1:1
1:1
;从90mL至100mL之间加入10mL B溶液时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Ba2++SO42-=BaSO4↓;Al(OH)3+OH-=AlO2-+2H2O
Ba2++SO42-=BaSO4↓;Al(OH)3+OH-=AlO2-+2H2O

(3)将A、B溶液中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填入下表:
溶质 Na2SO4 NaOH BaCl2 AlCl3 FeCl3
浓度mol?L-1
10
10
10
10
10
10
2
2
1
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