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在一定温度下,如图1,将等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Ⅰ和Ⅱ中,使其发生反应,t0时容器Ⅰ中达到化学平衡,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Y?2Z
B.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Ⅰ)<V(Ⅱ),则容器Ⅱ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小于t0
C.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则Y为固态或液态
D.若达平衡后,对容器Ⅱ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说明Z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分析 A、根据X、Y、Z物质的量的变化图象分析计算得到化学方程式;
B、根据计算得到的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特点分析,Ⅰ是恒容容器,Ⅱ是恒压容器;
C、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说明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
D、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

解答 解:A、根据X、Y、Z物质的量的变化图象分析,Z是反应物,XY是生成物,到平衡后,X生成1.8mol,Y生成1.2mol,Z反应1.8mol,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Z?3X+2Y,故A错误;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Z?3X+2Y,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Ⅰ)<V(Ⅱ),则容器Ⅱ达到平衡时体积增大、压强小,压强减小的过程,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大于t0,故B错误;
C、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说明达到相同的平衡,不受压强的变化影响,所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应是不变的反应,所以X为固态或液态,故C正确;
D、若达平衡后,容器Ⅱ是恒压容器,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但不能说明平衡正向进行,Z发生的反应不一定为吸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恒温容器和恒压容器的平衡影响条件的分析判断,主要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平衡移动的方向判断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已知:SO32-+I2+H2O→SO42-+2I-+2H+.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Fe2+、K+、I-、SO32-、SO42-,且所有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下列关于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肯定不含I-B.肯定不含SO42-C.肯定不含SO32-D.肯定含有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5℃时Kw=1.0×10-14,将稀硫酸加热至90℃(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其pH不变
B.pH与体积都相同的醋酸和硝酸溶液分别用0.1mol•L-1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中和,所需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前者一定大于后者
C.0.2 mol•L-1CH3COONa溶液和0.1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碱性溶液中:c(Na+)+c(H+)=c(CH3COO-)+c(Cl-
D.向少量AgNO3溶液中滴加适量NaCl溶液,再滴加适量KI溶液,若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后逐渐变为黄色沉淀,即说明Ksp(AgI)<Ksp(Ag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120℃,1.01×105Pa时,将3L炔烃和烷的混合气体与相同状态下的14LO2混合,充分燃烧烃/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所得气体的体积是17L.则下列各组烃的混合物中可能是(  )
A.C2H4和C2H6B.C3H4和CH4C.C2H2和CH4D.C4H6和C2H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Mg、Ca、Sr、Ba是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第ⅡA族元素.已知:①Mg(OH)2难溶于水,而Ca(OH)2微溶于水;②MgSO4溶于水,而CaSO4微溶于水.下列推测中,不正确的是(  )
A.Sr(OH)2溶解于水B.SrSO4难溶于水
C.BaSO4不溶于水D.Ba(OH)2比Ca(OH)2更难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1)浙江大学用甲醇、CO、O2在常压、某温度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碳酸二甲酯(DMC)的研究开发.已知:
ⅰ. CO的燃烧热:△H=-283.0kJ•mol-1
ⅱ. 2CH3OH(g)+CO2 (g)?CH3OCOOCH3 (g)+H2O(g)△H=-15.5kJ•mol-1
则2CH3OH(g)+CO(g)+$\frac{1}{2}$O2(g)?CH3OCOOCH3 (g)+H2O(g)△H=-298.5kJ•mol-1
该反应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frac{c(C{H}_{3}OCOOC{H}_{3})•c({H}_{2}O)}{{c}^{2}(C{H}_{3}OH)•c(CO)•{c}^{\frac{1}{2}}({O}_{2})}$.
(2)甲醇也是制备甲酸的一种重要原料.某温度时,将10mol甲酸钠(HCOONa)溶于水,溶液显碱性,向该溶液中滴加1L某浓度的甲酸,使溶液呈中性,则滴加甲酸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将逆向(填“正向”、“逆向”或“不”) 移动,此中性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HCOO-)>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仔细观察实验装置,图中是否缺少一种玻璃用品,如果缺少,缺少的是环形玻璃搅拌棒
(填仪器名称,如果不缺少,此空不填.),图中是否有不妥之处,如果有请指
出小烧杯口与大烧杯口不相平(如果没有,此空不填.)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保温、防止热量损失.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醋酸代替盐酸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会偏大;(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5)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不相等(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相等(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中和热是一个定值,与实验的用量多少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1)2mol尿素[CO(NH22]中含4mol N原子、8NA个H原子,所含氧原子跟36g H2O所含氧原子个数相等.
(2)3.6g NH4+中含2.0mol e-
(3)含0.4mol Al2(SO43的溶液中,含1.2mol 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为探究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小明利用50mL 0.50mol•L-1盐酸与50mL 0.55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并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中和热数值为57.3kJ/mol).
(1)写出实验所进行的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HCl (aq)+NaOH (aq)=H2O (l)+NaCl (aq)△H=-57.3kJ/mol.
(2)实验装置中,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为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
(3)该实验中,使用浓度略大于盐酸的NaOH溶液的原因是确保定量的HCl反应完全,若改用60mL 0.50mol•L-1盐酸跟50mL 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所求中和热的数值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因中和热是指稀强酸与稀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
(4)小明利用上述装置做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A C E.
A.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        B.做本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
C.将量筒中的NaOH(aq)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         D.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读数
E.大烧杯的盖板中间小孔太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