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Na及其化合物是生活、生产实践中的重要物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钠跟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此实验说明钠的化学性质活泼.
(2)钠有两种氧化物,其中用于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的氧化物是过氧化钠,该物质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
(3)固体碳酸钠中含有碳酸氢钠杂质,除去此杂质的简单方法是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分析 (1)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2)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氧气,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判断化合价;
(3)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

解答 解:(1)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氢气;
(2)过氧化钠和水、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2N2O2+2CO2=2Na2CO3+O2↑,氧化钠和水、二氧化碳反应都不生成氧气,
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故答案为:过氧化钠;-1;
(3)碳酸钠较稳定,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条件下易分解生成碳酸钠,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所以采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氢钠,
故答案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点评 本题以钠及其化合物为载体考查了除杂、物质的用途等知识点,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即可,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香豆素是一种天然香料,存在于黑香豆、兰花等植物中.工业上常用水杨醛与乙酸酐在催化剂存在下加热反应制得:

以下是由甲苯为原料生产香豆素的一种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及副产物已略去):

已知以下信息:
①A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②B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通常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香豆素的分子式为C9H6O2
(2)由甲苯生成A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A的化学名称为2-氯甲苯(或邻氯甲苯);
(3)由B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B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4种,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出现四组峰的有2种,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已知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CO2溶于水,达到平衡时,溶液的pH=5.60,c(H2CO3)=1.5×10-5 mol•L-1.(已知H2CO3的第二级电离常数K2=5.6×10-11,HClO的电离常数K=3.0×10-8,已知10-5.60=2.5×10-6).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若忽略水的电离及H2CO3的第二级电离,则H2CO3?HCO3-+H+的平衡常数K1=4.2×10-7
B.少量Cl2通入到过量的Na2CO3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CO32-+H2O═2HCO3-+Cl-+ClO-
C.Cl2与Na2CO3按物质的量之比1:1恰好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CO32-+H2O═HCO3-+Cl-+HClO
D.少量CO2通入到过量的NaClO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CO2+H2O═CO32-+2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甲、乙两同学用一种标准盐酸去测定同一种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的浓度,但操作不同;甲把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放入锥形瓶,把标准盐酸放入滴定管进行滴定;乙把一定体积的标准盐酸放入锥形瓶,把未知液NaOH溶液放入滴定管进行滴定.
(1)甲同学使用的是酸式滴定管,乙同学使用的是碱式滴定管.
(2)甲同学的滴定管在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标准盐酸润洗,乙同学的滴定管在用蒸馏水洗净后也没有用待测NaOH 溶液润洗,其余操作均正确,这样甲同学测定结果偏大(偏大、偏小、无影响,下同),乙同学测定结果偏小.
(3)乙同学选择酚酞作指示剂进行试验,如何来判断滴定终点: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30秒内不褪色
(4)甲同学根据三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表:
滴定次数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0.1000mol/L盐酸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溶液体/mL
第一次25.000.0026.1126.11
第二次25.001.5630.3028.74
第三次25.000.2226.3126.09
请选用其中合理的数据计算c(NaOH)=0.1044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2~3次后,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凹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
②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入20.00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
③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向其中注入0.2000mol/L标准稀硫酸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
向锥形瓶中滴入几滴酚酞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测出所耗硫酸的体积;
⑤重复以上过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当滴入最后一滴稀硫酸时,锥形瓶中的溶液从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改变,可判断达到滴定终点.
(2)滴定过程中,下列会导致滴定结果偏低的是ACE
A、若记录读数时,起始时仰视,终点时俯视
B、滴定前向锥形瓶中加入10mL蒸馏水,其余操作正常
C、若配制硫酸时,定容时俯视刻度,其他操作正常
D、酸式滴定管在装酸液前未用待测硫酸溶液润洗
E、开始实验时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结束气泡消失
(3)测定操作中有一步存在问题,该步骤是:第③步(填序号)
(4)根据下列数据:
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标准硫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20.000.5025.45
第二次20.004.0029.05
第三次20.003.0030.00
第四次20.002.0027.00
请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为0.5000mol/L.
(5)为了测定产品中(NH42Cr2O7的含量,称取样品0.150 0g,置于锥形瓶中,加50mL水,再加入2g KI(过量)及稍过量的稀硫酸溶液,摇匀,暗处放置10min,加入3mL 0.5%淀粉溶液并稀释成250ml溶液,取25ml该溶液,用0.010 0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30.00mL,则上述产品中(NH42Cr2O7的纯度为84.00%.(假定杂质不参加反应,已知:①Cr2O72-+6I-+14H+=2Cr3++3I2+7H2O,I2+2S2O32-=2I-+S4O62-;②(NH42Cr2O7的摩尔质量为252g/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的可逆反应,升高温度v(正)>v(逆)
B.加压可使速率加快,是因为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而使反应速率加快
C.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都能发生化学反应
D.催化剂可改变反应进程,故加催化剂改变了一个反应的△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工业上还可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H
(1)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CD.
A.2v(H2)(逆)=v(CO)(正)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CH3OH、CO、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E.容器内CO、H2、CH3OH的浓度之比为1:2:1
(2)在一定温度下,若将4a mol H2和2amol CO放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CO的转化率为50%,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frac{1}{{a}^{2}}$.若此时再向该容器中投入a mol CO、2amol H2和amol CH3OH,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是正向移动(“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与原平衡相比,CO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2、O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B.O2比O3的质量小
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D.两种气体中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氮的固定意义重大,氮肥的使用大面积提高了粮食产量.

(1)目前人工固氮最有效的方法是N2+3H2$?_{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
(2)自然界发生的一个固氮反应是N2(g)+O2(g)$\frac{\underline{\;放电\;}}{\;}$2NO(g),已知N2、O2、NO三种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能量依次为946kJ?mol-1、498kJ?mol-1、632kJ?mol-1,则该反应的△H=+180kJ?mol-1.该反应在放电或极高温下才能发生,原因是N2分子中化学键很稳定,反应需要很高的活化能.
(3)100kPa时,反应2NO(g)+O2(g)?2NO2(g)中N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1,反应2NO2(g)?N2O4(g)中N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2.
①图1中A、B、C三点表示不同温度、压强下2NO(g)+O2(g)?2NO2(g)达到平衡时NO的转化率,则B点对应的压强最大.
②100kPa、25℃时,2NO2(g)?N2O4(g)平衡体系中N2O4的物质的量分数为66.7%,N2O4的分压p(N2O4)=66.7 kPa,列式计算平衡常数Kp=$\frac{p({N}_{2}{O}_{4})}{{p}^{2}(N{O}_{2})}=\frac{100KPa×66.7%}{[100kPa×(1-66.7%)]^{2}}$=0.06(kPa)-1.(Kp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③100kPa、25℃时,VmL NO与0.5V mLO2混合后最终气体的体积为0.6VmL.
(4)室温下,用注射器吸入一定量NO2气体,将针头插入胶塞密封(如图3),然后迅速将气体体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并使活塞固定,此时手握针筒有热感,继续放置一段时间.从活塞固定时开始观察,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填“变深”或“变浅”),原因是活塞固定时2NO2(g)N2O4(g)已达平衡状态,因反应是放热反应,放置时气体温度下降,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O2浓度降低.[已知2NO2(g)?N2O4(g)在几微秒内即可达到化学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