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黄曲霉毒素M1是一种具有强致癌性的有机物,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黄曲霉毒素M1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黄曲霉毒素M1的分子式为C17H14O7
B.1mol黄曲霉毒素M1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最多能消耗2molNaOH
C.黄曲霉毒素M1含有羟基,此羟基能被催化氧化为醛基
D.1mol黄曲霉毒素M1最多能与7molH2发生加成反应

分析 A.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
B.黄曲霉毒素M1含有酯基,酯基水解后得到1个酚羟基;
C.该分子中含有醚键、醇羟基、碳碳双键、羰基和酯基,具有醚、醇、烯烃、酮和酯的性质;
D.苯环和碳碳双键、羰基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解答 解:A.由有机物结构可确定有机物分子式为C17H12O7,故A错误;
B.黄曲霉毒素M1含有酯基,酯基水解后得到1个酚羟基,故1 mol黄曲霉毒素M1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最多能消耗2 mol NaOH,故B正确;
C.与羟基相连的C上无H,此羟基不能被氧化,故C错误;
D.黄曲霉素中,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有1个苯环、2个碳碳双键和1个羰基,则1mol黄曲霉素可以和6molH2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醚、醇、烯烃、酮、酯的性质,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B,注意含有苯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NO很容易与许多分子迅速发生反应,科学家发现在生命体中会不断地产生NO,用于在细胞和细胞间传递信息;NO还参与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以及中枢和外围神经系统的调控.
(1)实验室用金属铜和稀硝酸制取NO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2)NO是有毒气体,某学生为防止污染,用分液漏斗和 烧杯装置了一套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NO气体发生装置,如图1所示.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反应进行,在分液漏斗中实际看到的气体是红棕色的,原因是(填化学方程式):2NO+O2═2NO2

(3)为证明铜丝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确实是NO,某同学另设计了一套如图2所示制取NO的装置.反应开始后,可以在U形管右端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
①长玻璃管的作用是接收被气体压出U形管的液体,防止稀硝酸溢出.
②让反应停止的操作方法及原因是关闭U形管右端导气管上的活塞,反应产生的气体将U形管右端内的稀硝酸向下压,使铜丝与稀硝酸分开,反应就会停止.
(4)以下收集NO气体的装置,合理的是CD(填选项代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铝放入烧碱溶液中溶解:2Al+2OH-+2 H2O═2 AlO2-+3H2
B.碳酸钙溶于醋酸溶液:CaCO3+2H+═Ca2++CO2↑+H2O
C.稀硫酸中加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H++OH-═H2O
D.NaHC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CO32-+2H+═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在锌与盐酸反应的实验中,甲同学得到的结果如表所示:
锌的质量(g)锌的形状温度(℃)溶解于酸所需的时间(s)
A2薄片5400
B2薄片15200
C2薄片25100
D2薄片3550
E2薄片4525
F2粉末155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为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2)对比结果B与F,F速率明显快的原因是粉末状的锌粉与酸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
(3)乙同学将表面积相同、纯度相同、体积也相同的同种锌片分别投入等体积、浓度不同的稀硫酸和稀盐酸中(两酸中的氢离子浓度相同),仔细观察后发现,投入到稀硫酸中的锌表面产生的气泡没有投入到稀盐酸的快,产生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是:硫酸根离子可能是这一反应的负催化剂或氯离子可能是正催化剂.(只需回答一条即可)如何用实验来验证向锌和稀硫酸反应中加氯化锌若反应速率加快则证明氯离子是正催化剂,或向锌和稀盐酸反应中加硫酸锌溶液在反应中若反应速率减慢则说明硫酸根离子是负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9.某有机化合物A经李比希法测得其中含碳为70.59%、含氢为 5.88%,其余含有氧.现用下列方法测定该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
方法一:用质谱法分析得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6.
方法二:核磁共振仪测出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其面积之比为1:2:2:3.如图A.
方法三:利用红外光谱仪测得A分子的红外光谱,如图B.

(1)A的分子式为C8H8O2
(2)该物质属于哪一类有机物酯类 (从官能团的角度分类)
(3)A的分子中只含一个甲基的依据是bc(填序号).
a.A的相对分子质量                 b.A的分子式
c.A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9.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
(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2)写出B、D化合物中官能团的名称:B羟基;D羧基.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①CH2=CH2+H2O$\stackrel{一定条件}{→}$CH3CH2OH;反应类型加成反应;
②2CH3CH2OH+O2$\stackrel{Cu△}{→}$2CH3CHO+2H2O;反应类型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金银花的有效成分为绿原酸,具有广泛的杀菌、消炎功能,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绿原酸分子中有4个手性碳原子(碳旁边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
B.绿原酸能发生显色反应、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C.每摩尔绿原酸最多与4 mol NaOH反应
D.绿原酸分子中所有碳原子都能在同一平面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现有如下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水中氢、氧原子间均以化学键相结合 
②金属元素的原子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化合均形成离子键 
③离子键是阴、阳离子的相互吸引力 
④根据电离方程式HCl═H++Cl-,判断HCl分子中存在离子键 
⑤H2分子和Cl2分子的反应过程是H2、Cl2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生成H、Cl原子,而后H、Cl原子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A.①②⑤正确B.都不正确
C.④正确,其他不正确D.仅①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现有浓度均为0.1mol•L-1的四种电解质溶液:
①NaHCO3②NaAlO2③CH3COONa  ④NaOH
(1)若上述四种溶液pH相同,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3>1>2>4(填编号).
(2)将四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时,其pH变化最大的是4(填编号).
(3)在上述四种溶液中,分别加入FeCl3溶液,能产生的共同现象是生成红褐色沉淀,能产生气体的1(填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