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将pH=1和pH=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pH1.3;pH=12的Ba(OH)2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 (OH-)=10-12mol/L.

分析 酸溶液混合,先计算混合后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再根据c=$\frac{n}{V}$计算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后根据pH=-lgc(H+)计算出混合液的pH;Ba(OH)2溶液中,氢氧根几乎全部来自于氢氧化钡的电离,而氢离子全部来自于水的电离,而水电离出的c(OH-)=c(H+),据此分析.

解答 解:pH=1的盐酸和pH=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设体积均为VL,
混合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n(H+)=VL×10-1mol/L+VL×10-3mol/L=0.101Vmol,
则混合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c(H+)=$\frac{0.101Vmol}{2VL}$=5.05×10-2mol/L,
所以pH=-lg5.05×10-2=2-lg5.5=1.3;
pH=12的Ba(OH)2溶液中,氢氧根几乎全部来自于氢氧化钡的电离,而氢离子全部来自于水的电离,故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而水电离出的c(OH-)=c(H+)=10-12mol/L,即pH=12的Ba(OH)2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12mol/L.
故答案为:1.3;10-12mol/L.

点评 本题考查了混合液的pH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掌握pH的表达式及计算方法,明确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为解答关键,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2倍,Y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原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大,W可与Z形成离子化合物Z2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种元素在自然界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
B.X、Z、W均可形成两种常见氧化物
C.元素X、Y、W的最高化合价均与其族序数相等
D.离子半径:W>Z>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短周期元素A、B、C、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在同周期元素的常见简单离子中,D的离子半径最小,E是周期表中半径最小的原子
ABC
D
回答下列问题:
(1)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VIA 族.元素D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2)B、E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1:3和2:4构成分子X和Y,X的电子式为,Y的结构式为
(3)工业上冶炼单质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Al2O3(熔融)$\frac{\underline{\;\;\;电解\;\;\;}}{冰晶石}$4Al+3O2↑.
(4)超细DB粉末被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域.其制作原理为D2C3、B2、A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这两种化合物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原子个数比均为1:l;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N2+3C $\frac{\underline{\;高温\;}}{\;}$ 2AlN+3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为,为了研究X的结构,将化合物A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只得到B(分子式为C8H8O3)和C(分子式为C7H6O3).C遇FeCl3水溶液显紫色,与NaHCO3溶液反应有CO2产生.
请回答下列问题:(1)化合物A中有三个含氧官能团,它们的名称分别是羧基、羟基和酯基.
(2)化合物B能发生下列反应类型的有abc.
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缩聚反应     d.消去反应
(3)化合物C能经下列反应得到G(分子式为C8H6O2,分子内含有五元环);
[C]$\stackrel{LiAlH_{4}}{→}$[D]$\stackrel{HBr}{→}$[E]$→_{②H+}^{①NaCN}$[F]$\stackrel{一定条件}{?}$[G]
已知:(Ⅰ)RCOOH$\stackrel{LiAlH_{4}}{→}$RCH2OH;  
(Ⅱ)经实验测定中间生成物E遇FeCl3显紫色;
(Ⅲ)R-Br$→_{②H+}^{①NaCN}$R-COOH.
①确认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为
②化合物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某些同分异构体含有苯环,且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写出这些同分异构体中任意两种的结构简式:任意2种.
(4)写出以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CH3CH2OH$→_{△}^{浓硫酸}$H2C=CH2$\stackrel{Br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卤代烃的是(  )
A.硝基苯B.溴苯C.四氯化碳D.氯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往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反应完成后过滤,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Fe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Zn2+、Fe2+
C.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Cu2+、Zn2+、Fe2+
D.纸上有Ag、Cu、Fe、Zn,滤液中有Z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是5种有机化合物的转换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化合物A、B的结构简式:ACH3CH2CH2Br   BCH3CH2CHO
(2)上述流程图中,反应Ⅱ是加成反应,反应Ⅲ是氧化反应.(填反应类型)
(3)发生反应Ⅰ的条件是NaOH的醇溶液,加热.
(4)写出各步反应的方程式:
反应Ⅰ:CH3CHBrCH3+NaOHH$→_{△}^{醇}$CH3CH=CH2+NaBr+H2O
反应Ⅱ:CH3CH=CH2+HBr$\stackrel{过氧化物}{→}$CH3CH2CH2Br
反应Ⅲ:CH3CH2CH2Br+NaOH$→_{△}^{H_{2}O}$CH3CH2CH2OH+HBr
反应Ⅳ:2CH3CH2CH2OH+O2$→_{△}^{Cu/Ag}$2CH3CH2CH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
A.2CO(g)+O2(g)═2CO2(g)△H=-566.0 kJ/mol
B.C(s)+$\frac{1}{2}$O2(g)═CO(g)△H=-110.5 kJ/mol
C.CH4(g)+2O2(g)═CO2(g)+2H2O(l)△H=-890.31 kJ/mol
D.2C8H18(l)+25O2(g)═16CO2(g)+18H2O(l)△H=-11036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5.已知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
(1)若A是一种淡黄色固体,B是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则X的化学式为O2
(2)若A一种黄绿色气体,X是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一中金属.则B与金属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
(3)若A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在空气中会立即转变为红棕色,则 A气体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