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装置①:制取乙炔并验证炔烃的性质 | |
B. | 装置②:检验乙醇的还原性,溶液颜色从紫红色色变无色 | |
C. | 装置③:产生银镜,说明蔗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官能团 | |
D. | 装置④: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逐渐褪色,说明有不同于烷烃的另一类烃产生 |
分析 A.饱和食盐水和电石生成乙炔,生成的乙炔中还含有硫化氢等还原性气体,乙炔和硫化氢等还原性气体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B.乙醛和乙醇都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蔗糖分子中没有醛基,该实验中不会生成银镜;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以证明有不饱和烃生成.
解答 解:A.饱和食盐水和电石生成乙炔,生成的乙炔中还含有硫化氢等还原性气体,乙炔和硫化氢等还原性气体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硫化氢等还原性气体干扰乙炔的检验,所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乙炔制取必须除去杂质,故A错误;
B.乙醇中的羟基、乙醛中的羟基都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无法据此检验乙醇的还原性,故B错误;
C.蔗糖为非还原性糖,其分子中不含醛基,该实验中不会产生银镜,故C错误;
D.石蜡油的主要成分为饱和烃,若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逐渐褪色,则能够说明有不同于烷烃的另一类烃产生,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有机物组成结构与性质、物质检验等知识,把握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细节和实验原理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方案的合理性、评价性、操作性分析,易错选项是A.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H3•H2O | B. | NaOH | C. | MgSO4 | D. | NaHS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选项 | a物质 | b物质 | c收集的气体 | d中的物质 |
A | 浓氨水 | NaOH | NH3 | H2O |
B | 浓硫酸 | Na2SO3 | SO2 | 澄清石灰水 |
C | 稀硝酸 | Cu | NO2 | H2O |
D | 浓盐酸 | KMnO4 | Cl2 | NaOH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M、N可能位于同一周期 | B. | M、N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 | ||
C. | M、N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MN | D. | M、N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M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uO+2HCl═CuCl2+H2O | B. | 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 ||
C. | H2+CuO$\frac{\underline{\;\;△\;\;}}{\;}$Cu+H2O | D. | Zn+H2SO4═ZnSO4+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g D216O中含有的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均为NA | |
B. | 标准状况下,22.4L SO3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3NA | |
C. | 80g CuO和Cu2S的混合物中,所含铜原子数为NA | |
D. | 常温常压下,16g O2作氧化剂时转移电子数不一定为2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先生成沉淀,后沉淀全部溶解 | |
B. | 当溶液中Ba2+全部沉淀出来时,沉淀的总物质的量最大 | |
C. | 最后得到的沉淀是BaSO4 | |
D. | 最后的沉淀为2 mol BaSO4、1 mol Al(OH)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加热时,①中上部汇集了NH4Cl固体 | |
B. | 加热时,②中溶液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 | |
C. | 加热时,③中溶液变红,冷却后红色褪去,体现SO2的漂白性 | |
D. | 三个“封管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可逆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精和糟入瓯(指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 | |
B. | 《肘后备急方》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 | |
C. | 《泉州府志》物产条载“初,人不知盖泥法,元时南有黄安长者为宅煮糖,宅坦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 | |
D. | 《梦溪笔谈》记载“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