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①水的电解
B.②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C.③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④20℃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分析 可以根据图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A.①通电分解水时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的二倍;
B.②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二氧化碳量在增加;
C.③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完全反应,无氧气增加;
D.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可继续溶解硝酸钾固体直至饱和.

解答 解:A.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图中是质量比,故A错误;
B.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时二氧化碳的质量应该是增加的,故B错误;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氧气的质量是不断增加的,当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氧气的质量不再增加,故C错误;
D.20℃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时还能溶解一部分硝酸钾,当达到饱和时不再溶解硝酸钾,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图象知识的关系,解答本题要把图中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结合反应的过程与图象情况的走势联系起来是解题的关键所在,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已知NaHCO3溶液呈碱性,在NaHCO3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B.HCO3-的水解程度小于电离程度
C.HCO3-的水解程度等于电离程度D.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SO2、NO是大气污染物.吸收SO2和NO,获得Na2S2O4和NH4NO3产品的流程图如图1(Ce为铈元素):

(1)装置Ⅰ中生成HSO3-的离子方程式为SO2+OH-═HSO3-
(2)向pH=5的NaHSO3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溶液中出现浑浊,pH降为2,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pH降低的原因:HSO3-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SO3-?SO32-+H+,加入CaCl2溶液后,Ca2++SO32-═CaSO3↓使电离平衡右移,c(H+)增大;
(3)装置Ⅱ中,酸性条件下,NO被Ce4+氧化的产物主要是NO3-、NO2-,写出生成NO3-的离子方程式NO+2H2O+3Ce4+=3Ce3++NO3-+4H+
(4)装置Ⅲ的作用之一是再生Ce4+,其原理如图2所示.  
①生成Ce4+的电极反应式为Ce3+-e-=Ce4+
②生成Ce4+从电解槽的a (填字母序号)口流出.
(5)已知进入装置Ⅳ的溶液中,NO2-的浓度为a g?L-1,要使1m3该溶液中的NO2-完全转化为NH4NO3,需至少向装置Ⅳ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O2243a L.(用含a代数式表示,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乙酸苯甲酯可用作茉莉、白兰、月下香等香精的调合香料.它可以用甲苯和乙醇为原料进行人工合成.合成路线如下:

(1)C的结构简式为
(2)反应②、③的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3)甲苯的一氯代物有4种.
(4)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2CH3CH2OH+O2$\stackrel{Cu}{→}$2CH3CHO+2H2O.
(5)为了提高乙酸苯甲酯的产率应采取的措施是(写一项)加入过量的乙酸或苯甲醇(及时除去水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根据下列有机化合物,回答有关问题.

(1)上述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为甲、丙;
(2)写出丙中官能团的名称醛基和醇羟基;
(3)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X、Y两种物质(相对分子质量:X<Y).
写出丁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4)由X经下列反应可制得N、F两种高分子化合物,它们都是常用的塑料.

①X转化为M的反应类型是消去;
②写出N的结构简式
③写出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
④在一定条件下,两分子E能脱去两分子水形成一种六元环状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一堂化学实验课上,老师为每组同学分别提供了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让他们用1%的稀盐酸来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以下是几组同学的设想及做法:

(1)甲组同学的实验如图1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g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
请回答:
①酚酞溶液的作用是判断反应是否恰好完成;
②边滴加稀盐酸,边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溶液由红色液体变成无色.
③当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时,共用去了稀盐酸7.3g,则甲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
(2)乙组同学的设想是: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通过用pH试纸多次测定溶液pH的办法,达到实验目的.
①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正确的是AC(填字母).
A.将pH试纸剪成几段节约使用
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
C.将pH试纸放在干净的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D.将pH试纸润湿后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②由于用pH试纸需多次测定,较繁琐,且所测数值不够精确.在老师指导下,乙组同学取了5g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数字化实验,由计算机描绘出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简单表示为如图2).
请回答:图2中a点表示的含义是恰好中和或恰好完全反应;b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Na+、H+(填离子符号);乙组同学要计算出本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除了要用到已有数据外,你认为还需要的数据是稀盐酸的密度.
(3)丙组同学在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这一“异常现象”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通过实验证明:该组用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变质的原因CO2+2NaOH═Na2CO3+H2O;若要除去溶液中变质生成的杂质,请简要写出你的实验方案:加适量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_{17}^{20}$ClB.水分子的比例模型:
C.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D.Na2S的电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关于混合物分离方法选择的规律方法提炼题组
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的方法有:A.分液  B.萃取  C.过滤  D.加热分解  E.升华  F.蒸馏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选用上述哪一种方法最合适(把选用的方法的标号填在横线上):
(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颗粒C;
(2)从苯和水中分离出苯B;
(3)除去乙醇中溶解的少量食盐F;
(4)提取碘水中的碘B(BA);
(5)除去固体碘中混有的少量碘化钠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利用如图1Y 型管与其它仪器组合可以进行许多实验(固定装置略).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目的:验证SO2有氧化性.如图2将胶头滴管中浓硫酸分别滴入 Y型管的两个支管中,在支管交叉处实验现象为管壁内有淡黄色固体生成;硫化亚铁处加水的目的是稀释浓硫酸,防止硫化氢被氧化.
(2)实验目的:探究 SO2与BaCl2反应产生沉淀的条件.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并不产生沉淀,而通入另一种气体后可以产生白色沉淀.则如图3Y型管中应放置的药品是浓氨水和碱石灰(固体NaOH、生石灰)(必要时可以加热),该沉淀的化学式为BaSO3
(3)实验目的:探究电石气中的成分.
①装置 A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H≡CH↑.
②B装置中出现黑色沉淀,C 装置的作用为除去H2S.
③为验证电石气的主要成分,D中盛放KMnO4溶液或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
(4)实验目的:锌铁合金中铁含量的测定(如图4)
①读取量气管中数据时,若发现水准管中的液面低于量气管中液面,应采取的措施是抬高(或移动)水准管位置,使水准管、量气管内液面相平.
②若称得锌铁合金的质量为 0.117g,量气管中初读数为 1.00mL,末读数为 45.80mL,则合金中铁的含量为69.14%%(保留2 位小数,已折算标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