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Ⅰ、某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和B,某温度下发生反应:
A(g)+B(g)?2C(g)△H<0,容器中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1)8分钟时,v(正)
 
 v(逆)(填>,=,<)
(2)0~20min 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C)=
 

(3)计算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
(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30min~40min时间段时把容器的体积变为原来的两倍后,在图中画出ABC浓度变化的曲线,并做必要的标注
(5)H2或CO可以催化还原NO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
已知:N2(g)+O2(g)═2NO(g)△H=+180.5kJ?mol-1
2H2(g)+O2(g)═2H2O(l)△H=-571.6kJ?mol-1
则H2(g)与NO(g)反应生成N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热化学方程式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1)根据图中A、B、C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可以判断出8分钟时A、B的物质的量在减小,C的物质的量在增加,即反应在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据此作判断;
(2)根据v=
△c
△t
计算反应速率;
(3)根据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及平衡常数的定义可求得K;
(4)由于反应A(g)+B(g)?2C(g)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压强对平衡没有影响,也就是体积变为原来2倍时,平衡不发生移动,所有物质的浓度为原来的一半,据此可作出图;
(5)根据盖斯定律可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解答: 解:(1)根据图中A、B、C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可以判断出8分钟时A、B的物质的量在减小,C的物质的量在增加,即反应在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即v(正)>v(逆),故答案为:>;
(2)0~20min 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C)=
△c
△t
=
2.0mol/L
20min
=0.10mol/(L?min),故答案为:0.10mol/(L?min);
(3)根据图象可知,平衡时A、B的浓度为1.0mol/L,C的浓度为2.0mol/L,故反应平衡常数K=
c2(c)
c(A)?c(B)
=
2.0×2.0
1.0×1.0
=4.0,故答案为:4.0;
(4)由于反应A(g)+B(g)?2C(g)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压强对平衡没有影响,也就是体积变为原来2倍时,平衡不发生移动,所有物质的浓度为原来的一半,据此可作出图为:,故答案:
(5)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将反应2H2(g)+O2(g)═2H2O(l)减去反应N2(g)+O2(g)═2NO(g),可得2H2(g)+2NO(g)═N2(g)+2H2O(l),故H2(g)与NO(g)反应生成N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2NO(g)═N2(g)+2H2O(l),△H=-752.1kJ?mol-1
故答案为:2H2(g)+2NO(g)═N2(g)+2H2O(l),△H=-752.1kJ?mol-1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图象计算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及盖斯定律的内容,难度中等,解题时要注意看清图中的坐标的单位及线的起点和拐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构成下列物质的原子不能共平面的是(  )
A、CH4B、乙烯
C、乙炔D、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醇C5H11OH被氧化后可生成酮,该醇脱水时仅能得到一种烯烃,则这种醇是(  )
A、C(CH33CH2OH
B、CH(CH32CHOHCH3
C、CH3CH2CHOHCH3
D、CH3CH2CHOHCH2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工业上用石英砂和焦炭可制得粗硅.已知:

请将以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SiO2(s)+2C(s)═Si(s)+2CO(g)△H=
 

(2)粗硅经系列反应可生成硅烷(SiH4),硅烷分解生成高纯硅.已知硅烷的分解温度远低于甲烷,请从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角度解释其原因:
 

(3)将粗硅转化成三氯氢硅(SiHCl3),进一步反应也可制得高纯硅.
①SiHCl3中含有的SiCl4、AsCl3等杂质对晶体硅的质量有影响.根据下表数据,可用
 
 方法提纯SiHCl3
物质 SiHCl3 SiCl4 AsCl3
沸点/℃ 32.0 57.5 131.6
②用SiHCl3制备高纯硅的反应为 SiHCl3(g)+H2(g)
一定条件
Si(s)+3HCl(g),不同温度下,SiHCl3的平衡转化率随反应物的投料比(反应初始时,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横坐标表示的投料比应该是
n(SiHCl3)
n(H2)

c.实际生产中为提高SiHCl3的利用率,应适当升高温度
(4)安装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可减轻PM2.5的危害,其反应是:2NO(g)+2CO(g)
催化剂
2CO2(g)+N2(g)△H<0.
①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K=
 
;温度升高K值
 
(填“增大”或“减小”)
②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图3中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5)使用锂离子电池为动力汽车如图4,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锰酸锂离子蓄电池的反应式为:
LixC+Li1-xMnO4
放电
充电
C+LiMnO4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电池内部Li+向正极移动
b.放电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Li1-xMnO4+xe-+xLi+═LiMnO4
d.充电时电池的正极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
2SO2(g)+O2(g)?2SO3(g)(△H<0)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K=
 

(2)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
 
,二氧化硫转化率
 

化学反应速率
 
(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
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
 

(4)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用文字表达),10-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能是
 
(填写编号)
a.加了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
(5)将0.23mol SO2和0.11O2 mol放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 
催化剂
2SO3(正反应放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得到0.12mol SO3,则计算出改反应的平衡常数K=
 
.若温度不变,再加入0.50mol O2后重新达到平衡,则SO2的平衡浓度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O2的转化率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SO3的体积分数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制取氯气及探究其性质的方案,并按图所示装置完成实验.(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实验探究]
(1)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是
 

(2)装置B中无色溶液将变为
 
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装置C中湿润的有色布条
 
(填“褪色”或“不褪色”),其原因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
 
(填化学式)
(4)为了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造成空气污染,装置D中应盛放
 
溶液(填“NaOH”或“H2SO4”)
(5)用8.7gMnO2与足量浓盐酸反应,理论上可以生成标准状况下的Cl2
 
L.
[知识拓展]
(6)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在常温正好生反应也可以生成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填“KMnO4”或“HCl”)
[知识应用]
(7)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是抑制大规模传染疾病爆发的重要措施之一.请你列举一例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杀菌的合理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从薄荷油中得到一种烃A(C10H16),叫α一非兰烃,与A相关反应如下:

已知:
(1)H的分子式为
 

(2)B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3)含两个-COOCH3基团的C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不考虑手性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呈现2个吸收峰的异构体结构简式为
 

(4)B→D,D→E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5)G为含六元环的化合物,写出其结构简式
 

(6)F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可得到一种高吸水性树脂,该树脂名称为
 

(7)写出E→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8)A的结构简式为
 
,A与等物质的量的Br2进行加成反应的产物共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以下几种物质 ①干燥的食盐晶体 ②液态氯化氢  ③钠  ④蔗糖  ⑤纯醋酸  ⑥KNO3溶液 ⑦SO3 ⑧Na2O固体 ⑨BaSO4固体,填空回答:(填序号)
(1)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2)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3)以上物质中加入水中与水充分混合后,水溶液能明显导电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CH32CHCH(CH2CH3)(CH2CH2CH3)的命名为:2-甲基-3-丙基戊烷
B、已知C-C键可以绕键轴自由旋转,结构简式为,分子中至少有7个碳原子处于同一直线上
C、与足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时,所得有机产物的化学式为C9H6O5Na4
D、肌醇 与葡萄糖的元素组成相同,化学式均为C6H12O6,满足Cm(H2O)n,因此,均属于糖类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