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
A.在水溶液中:CH3COOH+NH3·H2O===CH3COONH4+H2O
B.在水溶液中:Cu(OH)2+2HNO3===Cu(NO3)2+2H2O
C.Fe2O3+3CO2Fe+3CO2
D.在水溶液中:CaSO4+Na2CO3===CaCO3↓+Na2SO4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的乙炔的结构和性质中,既不同于乙烯,也不同于乙烷的是( )
A.存在碳碳不饱和键
B.不易发生取代反应,易发生加成反应
C.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在同一条直线上
D.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X、Y、Z为三种短周期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X、Y、Z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为6。已知X是原子结构最简单的元素,Y元素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Z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推断X、Y、Z元素(写元素符号):X___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
(2)X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最近科学家们合成了Y,电子式为
[Y⋮⋮Y
Y⋮⋮Y
]n+,则n值为________。
(4)Y与X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YX3的电子式为________,Y2X4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判断出的元素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8年5月17日新疆电视台(午间新闻)报道我国新增阿勒泰大气背景监测点。这标志着气候条件独特、空气质量优良的新疆阿勒泰市已成为我国第8个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点。监测点安装的监测设备可监测日常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污染物。NO分子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近年来,发现少量的NO在生物体内许多组织中存在,它有扩张血管、免疫、增强记忆的功能,而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NO亦被称为“明星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NO对环境的危害在于________(填编号)。
A.破坏臭氧层
B.高温下能使一些金属氧化
C.造成酸雨
D.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
(2)在含Cu+的酶的活化中心,亚硝酸根离子(NO)可转化为NO,写出Cu+和亚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之一,为迎接奥运,减少空气污染,北京为汽车加装了“三效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混合气体,该气体是( )
A.二氧化碳和氮气 B.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
C.二氧化碳和氧气 D.二氧化碳和氢气
(4)氟利昂(如CCl2F2)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氯原子,氯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臭氧的分子式为O3)。有关反应如下:
O3O2+O Cl+O3ClO+O2 ClO+OCl+O2 总反应:2O3===3O2
在上述臭氧变成氧气的过程中,Cl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无土栽培中,配制一定量的营养液,使其中含有50 mol NH4Cl、16 mol KCl和24 mol K2SO4,若改用KCl、NH4Cl、(NH4)2SO4三种固体为原料配制,三者的物质的量依次是(单位为mol)( )
A.2、64、24 B.64、2、24 C.30、50、12 D.16、50、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进行下面的实验要用到下列一种或几种仪器,请用这些仪器的名称填空。
(1)欲干燥NH3需使用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可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分离液态混合物中沸点不同的组分,可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欲分离悬浮于液体中的固体物质,可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欲用胆矾晶体(CuSO4·5H2O)制无水硫酸铜固体,可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4℃时,100 mL水中溶解了 22.4 L HCl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得)后形成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L
B.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D.所得溶液的体积为22.5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