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分别加热Na2CO3和NaHCO3固体 | 试管内壁都有水珠 | 两种物质均受热分解 |
B | 向稀的苯酚水溶液中滴加饱 和溴水 | 生成白色沉淀 | 产物三溴苯酚溶于水 |
C | 向含I-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铁盐溶液,再滴加淀粉溶液 | 加入淀粉后溶液变成蓝色 | 氧化性:Fe3+>I2 |
D | 向FeSO4溶液中先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 | 加入H2O2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 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根据元素守恒知,即使碳酸钠分解也不能生成水;
B.苯酚和浓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沉淀;
C.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D.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能被双氧水氧化生成铁离子,铁离子和KSCN溶液混合生成络合物而导致溶液呈血红色.
解答 解:A.根据元素守恒知,即使碳酸钠分解也不能生成水,可能是碳酸钠不干燥导致的,故A错误;
B.苯酚和浓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向稀的苯酚水溶液滴加饱和溴水生成白色沉淀,说明产物三溴苯酚不溶于水,故B错误;
C.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向含I-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铁盐溶液,再滴加淀粉溶液,铁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将碘离子氧化生成碘,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加入淀粉后溶液变蓝色,说明碘离子被氧化生成碘单质,氧化剂是Fe3+、氧化产物是碘,所以氧化性氧化性:Fe3+>I2,故C正确;
D.双氧水具有氧化性,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亚铁离子和双氧水反应生成铁离子,铁离子和KSCN溶液混合生成络合物而导致溶液呈血红色,加入双氧水后溶液变成血红色说明亚铁离子被氧化,则亚铁离子有还原性,不能说明具有氧化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强弱比较、离子检验、物质性质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明确物质性质及基本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D.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升高一定的温度 | |
B. | 加入100 mL 0.1 mol•L-1的醋酸溶液 | |
C. | 加入少量的0.5 mol•L-1的硫酸 | |
D. | 加入少量的1 mol•L-1的NaOH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前者大于后者 | B. | 前者小于后者 | C. | 前者等于后者 | D. | 无法确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x=2 | |
B. | 参加反应的Fe2+全部作还原剂 | |
C. | 每生成1 mol Fe3O4,被S2O${\;}_{3}^{2-}$还原的O2为0.5 mol | |
D. | 1molFe2+被氧化时,被Fe2+还原的O2的物质的量为$\frac{1}{3}$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序号 | 温度 /℃ | H2O2溶液 初始浓度/% | MnO2 颗粒大小 |
1 | 25 | 4 | 无MnO2 |
2 | 25 | 12 | 1g细颗粒MnO2 |
3 | 25 | 4 | 1g细颗粒MnO2 |
4 | 25 | 4 | 1g粗颗粒Mn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反应的氧化剂是ClO- | |
B. | 消耗l mol还原剂,转移电子6 mol | |
C. |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 | |
D. | 反应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变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②④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①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