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下列关于硬水及其软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软水是不含Ca2+、Mg2+的水
B.石灰-纯碱法中石灰是指CaCO3
C.石灰-纯碱法软化硬水过程中,Mg2+引起的硬度转化成了Ca2+的硬度
D.离子交换剂不能再生

分析 A.软水含有Ca2+、Mg2+的较少;
B.石灰-纯碱法中石灰为生石灰;
C.加入石灰,可生成氢氧化镁沉淀;
D.离子交换剂可再生.

解答 解:A.软水与硬水的区别为Ca2+、Mg2+的浓度大小,软水含有Ca2+、Mg2+的较少,故A错误;
B.石灰-纯碱法中石灰为生石灰,为CaO,故B错误;
C.加石灰水发生:MgSO4+Ca(OH)2=Mg(OH)2↓+CaSO4;  MgCl2+Ca(OH)2=Mg(OH)2↓+CaCl2,把部分Mg2+所形成的永久硬度转变为Ca2+形成的永久硬度,故C正确;
D.向离子交换剂中加入再生剂,可以使其再,因此可以反复利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问题,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化学以生活、生产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题目难度不大,题目中所用的石灰纯碱法指的是纯碱最终除去由Ca2+形成的永久硬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实验小组对一含有Al3+的未知溶液进行分析:往该溶液逐滴滴加某浓度NaOH溶液,所加NaOH溶液体积(ml)与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未知溶液中至少含有3种阳离子
B.滴加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L-1
C.若将最终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其质量一定为6 g
D.若溶液中仅有两种金属阳离子,且另一种离子为二价阳离子,则a=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处处留心皆知识.生活中遇到下列问题,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食物腐败变质B.浓硫酸在空气中体积增大
C.铝表面形成致密的薄膜D.食醋洗掉水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所用NaOH溶液要稍过量的原因确保定量的HCl反应完全;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C(填序号).
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一定条件下,将A2和B2两种气体通入1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2(g)+yB2(g)?2C(g),2S内的反应速率:V (A2)=0.5mol•L-1•s-1,V (B2)=1.5mol•L-1•s-1,V (C)=1mol•L-1•s-1 则x和y的值分别为(  )
A.2和3B.3和2C.3和1D.1和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Ag2S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2S(s)?2Ag+(aq)+S2-(aq)
(1)写出其Ksp的表达式:Ksp=c2(Ag+)×c(S2-).
(2)已知常温下Ag2S的Ksp=6.3×10-50 mol3•L-3,将足量Ag2S固体放入100ml 0.1mol•L-1硝酸银溶液中溶解至饱和,在该过程中Ag2S的Ksp不变 (填“增大”、“不变”、“减小”),溶液中的[S2-]=6.3×10-4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OH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
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前者多
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CO2,有NaHCO3结晶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是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
(1)科学家提出由CO2制取C的太阳能工艺如图1所示.
①若“重整系统”发生的反应中$\frac{n(FeO)}{n(C{O}_{2})}$=6,则FexOy的化学式为Fe3O4
②“热分解系统”中每分解1molFexOy,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2)工业上用CO2和H2反应合成甲醚.已知:
CO2(g)+3H2(g)═CH3OH(g)+H2O(g)△H1=-53.7kJ•mol-1
CH3OCH3(g)+H2O(g)═2CH3OH(g)△H2=+23.4kJ•mol-1
则2CO2(g)+6H2(g)?CH3OCH3(g)+3H2O(g)△H3=-130.8kJ•mol-1
(3)①一定条件下,上述合成甲醚的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若改变反应的某一个条件,下列变化能说明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b(填字母).
a.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b.H2的转化率增大
c.反应物的体积百分含量减小     d.容器中的$\frac{n(C{O}_{2})}{n({H}_{2})}$值变小
②在某压强下,合成甲醚的反应在不同温度、不同投料比时,CO2的转化率如图2所示.T1温度下,将6molCO2和12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0~5min内
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CH3)=0.18mol•L-1•min-1;KA、KB、KC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为KA=KC>KB

(4)常温下,用氨水吸收CO2可得到NH4HCO3溶液,在NH4HCO3溶液中,c(NH${\;}_{4}^{+}$)>c(HCO${\;}_{3}^{-}$)(填“>”、“<”或“=”);反应NH${\;}_{4}^{+}$+HCO${\;}_{3}^{-}$+H2O?NH3•H2O+H2CO3的平衡常数K=1.25×10-3.(已知常温下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2×10-5,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1=4×10-7,K2=4×10-11
(5)现以H2与O2、熔融盐Na2CO3组成的燃料电池(如图3所示,其中Y为CO2)装置进行电解.
写出石墨I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H2-2e-+CO32-═CO2+H2O.
在电解池中生成N2O5的电极反应式为:N2O4+2HNO3-2e-=2N2O5+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Ca(H2PO22(次磷酸钙,一元中强酸H3PO2的钙盐)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溶于水(常温时,溶解度16.7g/100g水),其水溶液呈现弱酸性.可用作医药、抗氧化剂以及制备次磷酸钠等.由白磷(P4)与石灰乳制备Ca(H2PO22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在三口烧瓶中加入白磷和石灰乳,先通入N2,然后在约98°C下充分搅拌1h,同时收集产生的PH3
步骤2.将反应液静置、过滤.
步骤3.向滤液中通入适量CO2,再过滤.
步骤4.用次磷酸溶液调节步骤3滤液的pH,浓缩、冷却结晶、干燥得次磷酸钙.
(1)步骤1先通入N2的目的是排除装置内的空气,防止次磷酸钙及白磷被氧化;搅拌的目的是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反应,加快反应速率.
(2)步骤1石灰乳与 P4(白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4+3Ca(OH)2+6H2O $\frac{\underline{\;98°C\;}}{\;}$ 3Ca(H2PO22+2PH3↑;步骤2过滤所得滤渣成分为P4和Ca(OH)2
(3)步骤3的目的是除去其中的Ca(OH)2
(4)请补充完整由产品进一步制备NaH2PO2•H2O的实验方案:取产品次磷酸钙加入烧杯中,加适量的水溶解,边搅拌边向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入Na2CO3溶液,若无沉淀,过滤,将滤液减压蒸发浓缩,结晶,干燥得到NaH2PO2•H2O.
(已知:在常压下,加热蒸发次磷酸钠溶液会发生爆炸,100℃时NaH2PO2•H2O的溶解度为667g/100g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