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Ⅰ、探究大气污染物SO2的性质
(1)为了实现绿色环保的目标,能否用上图A2代替A1装置 (填“能”或“否”)。
(2)B、C、D分别用于检验SO2的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则B中所盛试剂为 ,
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尾气处理
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2,“吸收液”中可能含有OH-、SO32-、SO42-、HSO3-等阴离子。
(3)氨水吸收过量SO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已知亚硫酸氢盐一般易溶于水,SO2也易溶于水。现有仪器和试剂为:小烧杯、试管、玻璃棒、胶头滴管、过滤装置和滤纸;2mol/L盐酸、2mol/LHNO3、1mol/LBaCl2溶液、lmol/LBa(OH)2溶液、品红溶液、蒸馏水。请设计实验证明“吸收液”中存在SO32-、HSO3-,完成下表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与结论 |
步骤1:取适量“吸收液”于小烧杯中,用胶头滴管取l mol/L BaCl2溶液向小烧杯滴加直至过量。 | 若出现白色浑浊, 则“吸收液”中存在SO32-或 SO42-。 |
步骤2:将小烧杯中的浊液过滤、洗涤,再用适量水把附在滤纸上的固体冲入另一小烧杯中;向冲下的固体 。 | , 则“吸收液”中存在 SO32-。 |
步骤3: 。 | , 则“吸收液”中存在 HSO3-。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CaCO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O2,CaSO3也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SO2
B.铜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价铜,铜也能在硫蒸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价铜
C.锌可以与溶液中的银离子发生置换反应,钠也能与溶液中的银离子发生置换反应
D.钠与乙醇反应产生氢气,钾与乙醇也能反应产生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校化学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实验药品:铜、铁、镁、0.5mol/LH2SO4、2mol/LH2SO4、、18.4mol/LH2SO4
【I】甲同学研究的实验报告如下表: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①分别取等体积的2mol/L的硫酸于试管中 ②分别投入大小、形状相同的铜、铁、镁 | 反应速率镁>铁,铜不反应 | 金属的性质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 |
(1)甲同学的实验目的是 ;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 。
【II】乙同学为了更精确的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2)乙同学在实验中应该测定的数据是
。
(3)乙同学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
。不选用某浓度
的硫酸,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A.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④ B.用CC1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用FeC12溶液吸收C12,选⑤ D.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CN-为拟卤素离子,(CN)2性质和卤素类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N)2可以和H2反应 B.(CN)2不能和碱反应 C.CN-具有还原性 D.(CN)2的性质活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铁与钢的区别在于生铁含碳杂质,而钢不含
B.铜在自然界中的含量高,所以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
C.黑色金属材料包括铁、铬、锰及其化合物
D.金属一般都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反应,其产物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 ②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 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 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
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
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并指明该氧化还原反应的还原剂是 ,氧化剂是 。
(2)实验前必须对整套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操作方法是 。
(3)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水,该装置受热后的主要作用是 ;烧瓶底部放置了几片碎瓷片,碎瓷片的作用是 。
(4)干燥管中盛装是的物质是 ,作用是 。
( 5)试管中收集气体是 ,如果要在A处玻璃管处点燃该气体,则必须对该气体进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