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7.8g苯中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3NA
B.由1mol CH3COONa和少量CH3COOH形成的中性溶液中,CH3COO-的个数为NA
C.常温常压,11.2L NO和O2混合气体的原子数为NA
D.50mL 18.4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数为0.46NA

分析 A、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B、根据电荷守恒来分析;
C、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
D、铜只能与浓硫酸反应,与稀硫酸不反应.

解答 解:A、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故苯中不含碳碳双键,故A错误;
B、根据电荷守恒可知:n(CH3COO-)+n(OH-)=n(Na+)+n(H+),而溶液显中性,故有n(OH-)=n(H+),故有n(CH3COO-)=n(Na+),故醋酸根的个数为NA个,故B正确;
C、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故11.2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而NO和氧气均为双原子分子,则含有的原子个数小于NA个,故C错误;
D、铜只能与浓硫酸反应,与稀硫酸不反应,故浓硫酸不能完全反应,故生成的二氧化硫分子的个数小于0.46NA个,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CaCO3+2HCl═CaCl2+CO2↑+H2OB.CaO+H2O═Ca(OH)2
C.2Na2O2+2CO2═2Na2CO3+O2D.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医学上,血液透析是利用了胶体的渗析原理
B.碳酸氢钠可用于制备纯碱,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及食品发酵剂
C.高铁车厢大部分材料采用铝合金,因铝合金强度大、质量轻、抗腐蚀能力强
D.二氧化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和W同主族,Z+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W)>r(Z)>r(Y)>r(X)
B.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弱
C.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D.W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碱式碳酸钠铝[NaaAlb(OH)c(CO3d]可用作阻燃剂,抗酸剂等,其制备方法是:控制温度、pH,向NaHCO3稀溶液中加入Al(OH)3,并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碱式碳酸钠铝.
(1)碱式碳酸钠铝[NaaAlb(OH)c(CO3d]中a、b、c、d之间的关系为a+3b=c+2d.
(2)碱式碳酸钠铝作为阻燃剂的可能原因:①在分解过程中大量吸热;②本身及产物无毒且不可燃;③产生阻燃性气体CO2、H2O.
(3)若pH过高,则对产品的影响是pH过高会使碱式碳酸钠铝转化为NaAlO2
(4)为确定碱式碳酸钠铝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准确称取2.880g样品用足量稀硝酸溶解,得到CO20.448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并测得溶液中含有0.02molAl3+
②加热至340℃以上样品迅速分解,得到金属氧化物、CO2和H2O,当样品分解完全时,样品的固体残留率($\frac{固体样品的剩余质量}{固体样品的起始质量}$×100%)为56.9%,根据以上实验数据确定碱式碳酸钠铝的组成(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对有关实验操作产生的影响及原因分析都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和操作影响结果原因分析
A将2g I2加入到98mLCCl4中溶解混匀后,配制质量分数为2% I2的CCl4溶液偏小CCl4的密度大于1g•mL-1
B用10mL的量筒测量酯化反应得到乙酸乙酯的体积,俯视液面读出数据为6.0mL偏小平视读取应大于6.0mL
C配制2mol•L-1NaCl溶液,定容时加入的水超过了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的水,再摇匀无影响吸出了多余的水
D用尖嘴有气泡的碱式滴定管盛标准NaOH溶液滴定20.00mL某待测HCl溶液的浓度偏大流出碱液的量
变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在常温常压下,11.2 升氯气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B.1 molFe与足量的Cl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32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22.4 LSO3含有的原子数为4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头孢克洛是人工合成的第二代口服头孢菌抗生素,主要用于上、下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皮肤、尿道感染等症状,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头孢克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其分子式可以表示为C15H16ClN3O6S
B.该物质具有两性
C.1 mol该化合物与NaOH溶液作用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最多为 4 mol
D.该物质遇FeCl3溶液显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Ⅰ.某同学为了验证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产物,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锥形瓶 ②长颈漏斗.
(2)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氢气.
(3)本实验需要加热的装置为D(填字母编号).
(4)写出装置C、D中可观察到的现象:C白色固体变蓝,D黑色粉末变红色.
(5)D中反应每生成1mol水分子,转移的电子数为1.204×1024个.
Ⅱ.实验时他需要1.0mol/L的硫酸溶液250mL.根据溶液的配制回答下列问题.
(1)在如图2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C(填序号),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BCD
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几次,摇匀.
(3)根据计算得知,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13.6mL,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15mL量筒最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