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将3.24 g淀粉与3.42 g蔗糖的混合物加水后,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水解,所得溶液中葡萄糖与果糖的质量之比为( )
A. 1:1 B. 3:1 C. 4:1 D. 1:5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辽宁省葫芦岛协作体2017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6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醇分子的比例模型:
B. 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完全水解都只生成葡萄糖
C. 《天工开物》 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OH)2
D. 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从海水中可获得的物质有氧、溴、碘、钠、镁、铝、烧碱、氢气、食盐、淡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碳 | 氮 | Y | |
X | 硫 | Z |
回答下列问题
(1)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写元素符号)________。
(3)下列事实能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__;
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 mol Y单质比1 mol S得电子多
c.Y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4)X与Z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1 mol X的最高价化合物,恢复至室温,放热687 kJ,已知该化合物的熔、沸点分别为-69 ℃和58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碳与镁形成的1 mol化合物Q与水反应,生成2 mol Mg(OH)2和1 mol烃,该烃分子中碳氢质量比为9∶1,烃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Q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反应,生成的盐只有硫酸铜,同时生成的两种气体均由上表中两种元素组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小于50。为防止污染,将产生的气体完全转化为最高价含氧酸盐,消耗1 L 2.2 mol·L-1 NaOH溶液和1 mol O2,则两种气体的分子式及物质的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硫酸铜物质的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测任何溶液pH时都可使用广泛pH试纸或精密pH试纸
B. 无水氯化钙可干燥CO2、Cl2、NH3、CO等常见气体
C. 用酒精灯加热烧瓶、烧杯、试管时都需要垫石棉网
D. 萃取、过滤都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进行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氨气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氨气是电解质
B. 1 mol·L-1的硫酸钠溶液与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导电性不同
C. 氢氧化铁胶体能导电,故氢氧化铁胶体是电解质
D. 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导电性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相同条件下,ag的A气体与bg的B气体占有相同体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a∶b等于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B. a∶b等于等质量的A与B的分子数之比
C. a∶b等于同温同压下A与B的密度之比
D. b∶a等于同温同体积等质量的A与B的压强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燃烧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烧热是指1mol物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B.燃烧热是指常温下,可燃物燃烧放出的热量
C.燃烧热是指1.01×105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D.燃烧热随化学计量数的改变而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CH4+H2O3H2+CO,每消耗1molCH4转移12mol 电子
B.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
C.电池工作时,CO32-向电极B移动
D.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这种做法的化学原理是( )
A. 胶体的电泳B. 血液的氧化还原反应C. 胶体的聚沉D. 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