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 )。
A.向Fe(NO3)2稀溶液中加入盐酸:3Fe2++4H++NO===3Fe3++NO↑+2H2O
B.铜片与浓硝酸:Cu+NO+4H+===Cu2++NO↑+2H2O
C.氯化铵浓溶液跟浓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NH+OH-NH3·H2O
D.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NH+OH-NH3+H2O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是2011年“国际化学年”的主题。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
A.控制含磷洗涤剂的生产和使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保护水资源
B.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尽量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D.实现资源的“3R”利用,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Recycl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肥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肥皂与纯碱的去污原理相同
B.肥皂可以加速油污在水中的分散
C.肥皂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
D.肥皂主要成分的分子中含有亲油基团和亲水基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下列关于该溶液所含离子的推断中正确的是 ( )。
A.一定会有SO
B.含有SO和Ag+
C.可能含有SO、Ag+、SO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
D.可能含有SO或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室温时,在容积为a mL的试管中充满NO2气体,然后倒置在水中至管内水面不再上升;再通入b mL O2,则管内液面又继续上升,测得试管内最后剩余气体为c mL,且该气体不能支持燃烧,则a、b、c的关系是 ( )。
A.a=4b+3c B.a=4b+c
C.a∶b=4∶1 D.a∶b=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用浓硝酸、铜片、水等试剂探究浓、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并观察还原产物的实验装置。
Ⅰ.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
将铜片置于具支试管的底部,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约5 mL浓硝酸,往具支试管中放入约2 mL浓硝酸,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
(1)具支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能证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的现象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
(3)上述反应完成后,欲进一步证明稀硝酸也具有强氧化性,紧接的简便、合理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生N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填写序号)。
A.c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B.c中收集到的无色气体接触空气后变为红棕色
C.b中产生的无色气体接触空气后变为红棕色
Ⅲ.实验反思
(5)利用该装置先进行铜与浓硝酸反应,再进行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其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问题讨论
用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的浓硝酸、稀硝酸(硝酸均过量)反应时,发现反应后所得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对此有两种看法:
①两者颜色不同的原因是因为Cu2+浓度差异引起的。
②前者溶液呈绿色,是因为生成的红棕色NO2溶解于溶液中引起的。
(6)你认为上述看法________(填“①”或“②”)合理。若是①合理,说明理由,若是②合理,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阴离子R2-的原子核内有n个中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m,则w g R2-所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 )。
A. mol B.mol
C.(m-n-2)mol D.(m-n+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该有机物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1∶2∶1 B.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
C.该有机物必定含氧 D.可判断该有机物是否含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