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
①过滤       ②蒸发       ③溶解.
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D.都相同

分析 过滤需要玻璃棒引流,蒸发需要玻璃棒搅拌,溶解需要玻璃棒搅拌,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①过滤需要玻璃棒引流,而②蒸发、③溶解均需要玻璃棒搅拌,②③作用相同,蒸发搅拌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溶解搅拌可加速溶解,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操作及仪器的使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向59.2g Fe2O3和Fe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1.0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Fe(NO33.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2.8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85.6g.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Fe2O3与Fe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
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 mol/L
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 L
D.Fe2O3,Fe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验方法沉淀法显色法气体法
判断的依据反应中有沉淀产生或溶解反应中有颜色变化反应中有气体产生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
A.CO32---气体法B.SO42---沉淀法C.H+--显色法D.Cl---气体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进行如下实验,在A锥形瓶中放入10g块状CaCO3,在B锥形瓶中放入5g粉末状CaCO3,分别加入50mL2mol/L盐酸.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酸与碱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反应
C.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平衡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各物质的起始不可能是(  )
A.Z为0.3 mol/LB.Y2为0.1 mol/LC.X2为0.2 mol/LD.Z为0.3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aq)+OH-(aq)═H2O(l)△H=-57.3kJ/mol,
(1)实验室用0.25L 0.10mol/L的一元强酸和强碱中和,若中和后溶液体积为0.5L,中和后的溶液的比热容为4.2×10-3kJ/(g•℃),且密度为1.0g/mL,则溶液温度升高0.68℃.
(2)将V1mL 1.0mol/L 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0mol/L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3)关于用水制取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A、C.
A.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气成为二级能源
B.设法将太阳能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寻找催化剂使水分解,同时释放能量
D.寻找特殊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取得能源
(4)在高温下一氧化碳可将二氧化硫还原为单质硫.
①C(s)+O2(g)═CO2(g)△H1=-393.5kJ•mol-1
②CO2(g)+C(s)═2CO(g)△H2=+172.5kJ•mol-1
③S(s)+O2(g)═SO2(g)△H3=-296.0kJ•mol-1
请写出CO与S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CO(g)+SO2(g)═S(s)+2CO2(g)△H=-270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溶液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浓度均为0.2mol•L-1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中,都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分别加入NaOH固体恢复到原来的温度,c(CO32- )均增大
B.已知乙酸(HA)的酸性比甲酸(HB)弱,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A和NaB混合溶液中,c(Na+)>c(B-)>c(A-)>c( OH-)>c(HA)>c(HB)>c(H+
C.pH相同的CH3COONa溶液、C6H5ONa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其浓度:c(CH3COONa)>c(C6H5ONa)>c( Na2CO3)>c(NaOH)
D.一定温度下,pH相同的溶液,由水电离产生的c(H+)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我国是个钢铁大国,钢铁产量为世界第一,高炉炼铁是最为普遍的炼铁方法.
I.已知反应Fe2O3(s)+CO(g)?Fe(s)+CO2(g)△H=-23.5kJ•mol-1,该反应在1000℃的平衡常数等于4.在一个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000℃时加入Fe、Fe2O3、CO、CO2各1.0mol,应经过l0min后达到平衡.
(1)CO的平衡转化率=60%
(2)欲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促进Fe2O3的转化,可采取的措施是d.
a.提高反应温度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c.选取合适的催化剂
d.及时吸收或移出部分CO2
e.粉碎矿石,使其与平衡混合气体充分接触
Ⅱ.高炉炼铁产生的废气中的CO可进行回收,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和H2反应制备甲醇:CO(g)+2H2(g)?CH3OH(g).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3)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H2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v(H2)=0.15mol/(L•min).
(4)已知氢气的燃烧热286kJ/mol,请写出甲醇气体不充分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H3OH(g)+O2(g)=2H2O(l)+CO(g)△H=-481kJ/mol.
(5)若在温度和容器相同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测得反应达到平衡吋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反应物投入的量反应物的
转化率
CH3OH的浓度能量变化
(Q1、Q2、Q3均大于0)
1mol CO和2mol H2α1c1放出Q1kJ热量
1mol CH3OHα2c2吸收Q2kJ热量
2mol CO和4mol H2α3c3放出Q3kJ热量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DE
A.c1=c2B.2Q1=Q3C.2α13D.α12=1E.该反应若生成1mol CH3OH,则放出(Q1+Q2)kJ热量
Ⅲ.以甲烷为燃料的新型电池,其成本大大低于以氢为燃料的传统燃料电池,目前得到广泛的研究,如图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类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6)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H4-8e-+4O2-=CO2+2H2O.
(7)若用该燃料电池做电源,用石墨做电极电解100mL 1mol/L的硫酸铜溶液,当两极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相等时,理论上消耗的甲烷的体积为1.12L(标况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